正本澄源 [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
犹正本清源。
扶正祛邪 [ fú zhèng qū xié ]
祛:去除。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干名采誉 [ gān míng cǎi yù ]
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正直公平 [ zhèng zhí gōng píng ]
公正不偏,处事公道
反正拨乱 [ fǎn zhèng bō luàn ]
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
武偃文修 [ wǔ yǎn wén xiū ]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理正词直 [ lǐ zhèng cí zhí ]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直言正色 [ zhí yán zhèng sè ]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正人君子 [ zhèng rén jūn zǐ ]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闲话休题,书归正传 [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 ]
题:通“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名正言顺 [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
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作古正经 [ zuò gǔ zhèng jīng ]
犹言一本正经。
先断后闻 [ xiān duàn hòu wén ]
指先处理后奏闻。
正法直度 [ zhèng fǎ zhí dù ]
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正色直言 [ zhèng sè zhí yán ]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平心持正 [ píng xīn chí zhèng ]
主持公正,无所偏倚
矫枉过正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矫:扭转;枉:弯曲。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言归正传 [ yán guī zhèng zhuàn ]
正传:正题或本题。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朝奏夕召 [ zhāo zòu xī zhào ]
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轻挑漫剔 [ qīng tiāo màn tī ]
形容从容地弹奏乐器
红紫乱朱 [ hóng zǐ luàn zhū ]
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奇正相生 [ qí zhèng xiāng shēng ]
正面作战与奇袭相结合
正身明法 [ zhèng shēn míng fǎ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正儿八经 [ zhèng er bā jīng ]
正经,严肃而认真
【成语拼音】zhèng zòu
【成语解释】古代科举考试中选而正式奏请朝廷批准。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状元之目始自辟召,而本朝科举,取士之法合以省试正奏第一名当之。”《宋史·选举志二》:“是岁,始定依 汴京 旧制,正奏及特恩分两日唱名。”《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经明行修进士及该特奏而预正奏者,定著於令,遂升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