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地主之谊 [ jìn dì zhǔ zhī yì ]
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
戴霜履冰 [ dài shuāng lǚ bīng ]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布衣之交 [ bù yī zhī jiāo ]
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担饥受冻 [ dān jī shòu dòng ]
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地阔天长 [ dì kuò tiān cháng ]
阔:宽广。指天空广大,大地辽阔
霜露之病 [ shuāng lù zhī bìng ]
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以锥刺地 [ yǐ zhuī cì dì ]
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
地主之谊 [ dì zhǔ zhī yì ]
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天时地利人和 [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
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进壤广地 [ jìn rǎng guǎng dì ]
指扩展地域。
雪天萤席 [ xuě tiān yíng xí ]
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凄然泪下 [ qī rán lèi xià ]
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冰天雪地 [ bīng tiān xuě dì ]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破釜焚舟 [ pò fǔ fén zhōu ]
犹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脚不沾地 [ jiǎo bù zhān dì ]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同“脚不点地”。
肤寸之地 [ fū cùn zhī dì ]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1肤=4寸。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撑天拄地 [ chēng tiān zhǔ dì ]
犹言顶天立地。
天生地设 [ tiān shēng dì shè ]
犹天造地设。
寸地尺天 [ cùn dì chǐ tiān ]
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蟠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哀天叫地 [ āi tiān jiào dì ]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戴天蹐地 [ dài tiān jí dì ]
犹戴天履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一牛鸣地 [ yī niú míng dì ]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安身之地 [ ān shēn zhī dì ]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世世代代 [ shì shì dài dài ]
泛指延续的各代
【成语拼音】hán dì
【成语解释】(1).指寒贱的地位,低微的官位。《魏书·李彪传》:“ 彪 虽与 宋弁 结 管 鲍 之交, 弁 为大中正,与 高祖 私议,犹以寒地处之,殊不欲微相优假。”(2).阴湿而且温度较低的土地。 唐 白居易 《晚桃花》诗:“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閒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人民日报》1947.11.11:“上肥时都注意到寒地(河地、背沟地等)上火肥(羊肥、蒿肥、驴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