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改俗 [ biàn fēng yì sú ]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改玉改步 [ gǎi yù gǎi bù ]
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同“改步改玉”。
天视民视,天听民听 [ tiān shì mín shì,tiān tīng mín tīng ]
天视、天听: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可以视听。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办事。
视为寇雠 [ shì wéi kòu chóu ]
比喻极端仇视。
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jiāng shān kě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改玉改行 [ gǎi yù gǎi xíng ]
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同“改步改玉”。
忠贞不屈 [ zhōng zhēn bù qū ]
忠:忠诚;贞:有操守。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改俗迁风 [ gǎi sú qiān fēng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过而能改 [ guò ér néng gǎi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更姓改名 [ gēng xìng gǎi míng ]
更:改变。指改换原来的姓名
更姓改物 [ gēng xìng gǎi wù ]
指王朝更迭,改正朔,易服色。
柴天改玉 [ chái tiān gǎi yù ]
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视为儿戏 [ shì wéi ér xì ]
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同“视同儿戏”。
风移俗改 [ fēng yí sú gǎi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朝过夕改 [ zhāo guò xī gǎi ]
形容改正错误快。
改天换地 [ gǎi tiān huàn dì ]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柴天改物 [ chái tiān gǎi wù ]
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视为寇仇 [ shì wéi kòu chóu ]
视:看待;寇仇:仇敌。像仇人一样看待
知过能改 [ zhī guò néng gǎi ]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眈眈逐逐 [ dān dān zhú zhú ]
贪婪注视,急于攫取的样子。
轻生重义 [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
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同“轻身重义”。
屡教不改 [ lǚ jiào bù gǎi ]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改弦易调 [ gǎi xián yì diào ]
犹改张易调。比喻改变方针、做法或态度。
改行迁善 [ gǎi xíng qiān shàn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烟视媚行 [ yān shì mèi xíng ]
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成语拼音】gǎi shì
【成语解释】改变看法;另眼相看。多表示重视。《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闻淫声则惊听,见艳色则改视,役聪用明,止此二事。” 明 李东阳 《华容县学重修记》:“瓦甓木石,髹采丹堊,剔朽除秽,易为坚完,焕然大新,观者改视,闻者易听,以为盛举。”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大乱由此而息,微特 武昌 匪祸可以刻日就平,抑且政策一新,可使列强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