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 pìn jī zhī chén wéi jiā zhī suǒ ]
牝:雌性的;索:尽。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
斗鸡走马 [ dǒu jī zǒu mǎ ]
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三汤五割 [ sān tāng wǔ gē ]
泛指烹饪之事。也指各种肴馔。同“三汤两割”。
鸡鸣犬吠 [ jī míng quǎn fèi ]
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同“鸡鸣狗吠”。
割股疗亲 [ gē gǔ liáo qīn ]
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鸡不及凤 [ jī bù jí fèng ]
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醯鸡瓮里 [ xī jī wèng lǐ ]
醯鸡:酒瓮里生的一种小虫子。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鸡鹜争食 [ jī wù zhēng shí ]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鸡鸣候旦 [ jī míng hòu dàn ]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同“鸡鸣戒旦”。
金鸡放赦 [ jīn jī fàng shè ]
金鸡:古代大赦时,立一长杆,杆头设一黄金冠首的金鸡,口衔绛幡,然后如今罪犯,击鼓,宣布赦令。指朝廷大赦。
鸡犬不留 [ jī quǎn bù liú ]
形容屠杀残酷,连鸡狗都不能幸免。
割席分坐 [ gē xí fēn zuò ]
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鸡黍之膳 [ jī shǔ zhī shàn ]
黍:黄米;膳:饭食。指杀鸡做菜,用黄米做饭。比喻家常便饭
铅刀一割 [ qiān dāo yī gē ]
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鸡伏鹄卵 [ jī fú hú luǎn ]
伏:孵卵;鹄:天鹅。用鸡来孵天鹅蛋。比喻才小难当大任
鸡犬不宁 [ jī quǎn bù níng ]
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落汤鸡 [ luò tāng jī ]
掉进水里的鸡。形容人浑身水淋淋的狼狈相
一喷一醒 [ yī pēn yī xǐng ]
原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
家鸡野雉 [ jiā jī yě zhì ]
雉: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以示贱近与贵远。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
鸡鸣狗吠 [ jī míng gǒu fèi ]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鹤发鸡皮 [ hè fà jī pí ]
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鸡黍深盟 [ jī shǔ shēn méng ]
黍:黄米;鸡黍:指待客的饭菜;深盟:深厚的交往。形容朋友之间友谊深厚
凤毛鸡胆 [ fèng máo jī dǎn ]
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陶犬瓦鸡 [ táo quǎn wǎ jī ]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牛鼎烹鸡 [ niú dǐng pēng jī ]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成语拼音】gē jī
【成语解释】(1).杀鸡。《礼记·杂记下》:“其衈皆於屋下,割鸡,门,当门。”(2).常以比喻处理小事。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贤 本西方斗筲之子,虽有割鸡之効,然齿以老矣。” 明 刘基 《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湛卢可以断犀,而以之割鸡。”(3). 子游 为 武城 宰,提倡礼乐, 孔子 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因以“割鸡”指县令之职。 唐 吴筠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诗:“从此罢飞鳧,投簪辞割鸡。” 宋 叶适 《赵知县挽词》:“空闻割鸡笑,不见化鳧留。”参见“ 割鸡焉用牛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