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接天 [ shuǐ guāng jiē tiān ]
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形容水域辽阔
破壁飞去 [ pò bì fēi qù ]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东驰西撞 [ dōng chí xī zhuàng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冯虚御风 [ píng xū yù fēng ]
无所凭借,能驾风飞翔。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qǔ zhī bù jìn yòng zhī bù jié ]
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观者如堵墙 [ guān zhě rú dǔ qiáng ]
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悬崖絶壁 [ xuán yá jué bì ]
同“ 懸崖峭壁 ”。 方纪 《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着虎豹的叫声。”
东补西凑 [ dōng bǔ xī còu ]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东望西观 [ dōng wàng xī guān ]
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心痒难挝 [ xīn yǎng nán zhuā ]
挝:古同“抓”,用指或爪挠。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寻幽探奇 [ xún yōu tàn qí ]
探寻幽深奇异的景物。
拆西补东 [ chāi xī bǔ dōng ]
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同“拆东补西”。
东磕西撞 [ dōng kē xī zhuàng ]
犹言东奔西撞。
高垒深沟 [ gāo lěi shēn gōu ]
垒:壁垒,军营四周所筑围墙。沟:战壕。高筑壁垒,深挖壕沟。指强固防御工事。
狼餐虎咽 [ láng cān hǔ yān ]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东逃西窜 [ dōng táo xī cuàn ]
窜:逃走、乱跑。逃到东,又窜到西。到处逃窜。
指东画西 [ zhǐ dōng huà xī ]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东穿西撞 [ dōng chuān xī zhuàng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瓦查尿溺 [ wǎ chá niào nì ]
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
东风过耳 [ dōng fēng guò ěr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同“东风射马耳”。
倘来之物 [ tǎng lái zhī wù ]
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东西。同“傥来之物”。
指南打北 [ zhǐ nán dǎ běi ]
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
飞檐走脊 [ fēi yán zǒu jǐ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同“飞檐走壁”。
更无长物 [ gèng wú cháng wù ]
更:再;长物:多余的东西。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道东说西 [ dào dōng shuō xī ]
指乱加谈论。同“道西说东”。
【成语拼音】dōng bì
【成语解释】(1).室东侧的墙壁下。《仪礼·士丧礼》:“君反之,復初位,众主人辟于东壁,南面。”《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2).指东壁上。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二:“去时无一物,东壁掛胡牀。”(3).指东隔壁的房屋。 明 李贽 《南询录叙》:“ 赵老 以内翰而为诸生谈圣学於东壁,上人以诸生而为诸生讲举业於西序。彼此一间耳,朝夕声相闻。”(4).东边。《水浒传》第七六回:“东壁一队人马,尽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缨青马。”(5).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门之东,故称。《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 晋 张华 《杂诗》:“东壁正昏中,固阴寒节升。”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东壁东井南箕北斗》:“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离宫在南则壁在室东,故称东壁。”(6).《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祕府也。”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 唐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休夸东壁图书府,赛过西垣翰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