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本正源 [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清原正本 [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
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枉己正人 [ wǎng jǐ zhèng rén ]
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心正笔正 [ xīn zhèng bǐ zhèng ]
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心正写的字也端正
天从人愿 [ tiān cóng rén yuàn ]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从风而服 [ cóng fēng ér fú ]
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
中正无邪 [ zhōng zhèng wú xié ]
中正:端庄正直;邪:邪僻,不正派。端庄正直,没有偏邪
邪不干正 [ xié bù gān zhèng ]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誓死不从 [ shì sǐ bù cóng ]
从:服从。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
端本澄源 [ duān běn chéng yuán ]
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力不从愿 [ lì bù cóng yuàn ]
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天随人愿 [ tiān suí rén yuàn ]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面从背言 [ miàn cóng bèi yán ]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百依百从 [ bǎi yī bǎi cóng ]
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
正直无私 [ zhèng zhí wú sī ]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正正之旗 [ zhèng zhèng zhī qí ]
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刚正无私 [ gāng zhèng wú sī ]
刚:刚直;正:正直。刚直方正而没有私心
舍经从权 [ shě jīng cóng quán ]
经:正常;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明公正义 [ míng gōng zhèng yì ]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谲而不正 [ jué ér bù zhèng ]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明媒正娶 [ míng méi zhèng qǔ ]
明、正:形容正大光明。旧指正式婚姻。
正大堂皇 [ zhèng dà táng huáng ]
犹言堂堂正正。同“正大堂煌”。
神清气正 [ shén qīng qì zhèng ]
正:纯正。心神清越,气质纯正
诚意正心 [ chéng yì zhèng xīn ]
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
面从后言 [ miàn cóng hòu yán ]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成语拼音】cóng zhèng
【成语解释】(1).趋从正道。《易·随》:“《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孔颖达 疏:“所执官守正,能随时渝变以见贞正,则往随从。”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2).依从正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吾昔初看《説文》,蚩薄世字,从正则惧人不识,随俗则意嫌其非,略是不得下笔也。”(3).遵循,修正。 明 唐顺之 《送陆训导序》:“昔者 孔子 患 郑 卫 之声乱於《雅》《颂》,乖剌无所从正,乃周流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