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水竭 [ shān bēng shuǐ jié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同“山崩川竭”。
以观后效 [ yǐ guān hòu xiào ]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将罪犯从轻处分,再看他以后的表现。
悔之不及 [ huǐ zhī bù jí ]
后悔也来不及了。
移缓就急 [ yí huǎn jiù jí ]
放开缓办的事,去做急于要办的事。
得陇望蜀 [ dé lǒng wàng shǔ ]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天府之国 [ tiān fǔ zhī guó ]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无后为大 [ wú hòu wéi dà ]
后:后代。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垂裕后昆 [ chuí yù hòu kūn ]
裕:富足。后昆:子孙,后代,后嗣。为后世子孙留下功业或财产。
垂帘听政 [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
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先号后庆 [ xiān hào hòu qìng ]
指初凶后吉。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龙盘凤舞 [ lóng pán fèng wǔ ]
比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
穷源竟委 [ qióng yuán jìng wěi ]
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大展经纶 [ dà zhǎn jīng lún ]
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学非所用 [ xué fēi suǒ yòng ]
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自今已后 [ zì jīn yǐ hòu ]
从今以后
含垢藏疾 [ hán gòu cáng jí ]
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应接不遑 [ yìng jiē bù huáng ]
遑:闲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一本正经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千秋之后 [ qiān qiū zhī hòu ]
人死后的婉称
学然后知不足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
先忧后乐 [ xiān yōu hòu lè ]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骆驿不绝 [ luò yì bù jué ]
骆驿:往来不断,前后相继。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或车马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前倨后卑 [ qián jù hòu bēi ]
倨:傲慢。卑:谦卑,恭顺。先傲慢后恭顺。亦作“前倨后恭”、“后恭前倨”。
思前想后 [ sī qián xiǎng hòu ]
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成语拼音】chuān hòu
【成语解释】传说中的河神。《文选·曹植<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吕向 注:“ 川后 ,河伯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 川后 时安流, 天吴 静不发。” 唐 李商隐 《拟意》诗:“去梦随 川后 ,来风贮 石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