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至美 [ zhì shàn zhì měi ]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佐雍得尝 [ zuǒ yōng dé cháng ]
比喻助人为善,自己也分享光荣。
好来好去 [ hǎo lái hǎo qù ]
善始善终
旌善惩恶 [ jīng shàn chéng è ]
旌:表彰;善:美好;惩:惩罚。表彰好人好事,惩办恶人恶事
掩恶扬美 [ yǎn è yáng měi ]
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同“掩恶扬善”。
从善如流 [ cóng shàn rú liú ]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嘉言懿行 [ jiā yán yì xíng ]
嘉、懿: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瓜熟蔕落 [ guā shú dì luò ]
见“ 瓜熟蒂落 ”。
天堂地狱 [ tiān táng dì yù ]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一人善射 [ yī rén shàn shè ]
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亦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不败之地 [ bù bài zhī dì ]
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 rén fēi yáo shùn shuí néng jìn shàn ]
尧舜:传说中上古的两位帝王。一般的人并非尧舜那样的圣贤,谁能够尽善尽美呢。比喻人不可能没有缺点。
善问者如攻坚木 [ shàn wèn zhě rú gōng jiān mù ]
形容在学问上善于问难的人,应当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
伐善攘羭 [ fá shàn rǎng yú ]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识礼知书 [ shí lǐ zhī shū ]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扶善惩恶 [ fú shàn chéng è ]
扶:支持,帮助。帮助善良的打击邪恶的
施恩布德 [ shī ēn bù dé ]
施:给予;布:布施。给人以恩德,多行善事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 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
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亦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待贾而沽 [ dài jiǎ ér gū ]
等待善价出售,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亦作“待价而沽”。
四停八当 [ sì tíng bā dàng ]
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同“四亭八当”。
他乡故知 [ tā xiāng gù zhī ]
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清浊同流 [ qīng zhuó tóng liú ]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不得善终 [ bù dé shàn zhōng ]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酣声如雷 [ hān shēng rú léi ]
酣:通“鼾”,熟睡时的鼻息声。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
大慈大悲 [ dà cí dà bēi ]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成语拼音】shàn shú
【成语解释】(1).犹丰收。 唐玄宗 《赈恤河南北诏》:“閒者 河 北 河 南,颇非善熟,人閒粮食,固应乏少。”《新唐书·权德舆传》:“ 江 淮 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於东南。”(2).和善,和气。《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我也认得这 戚青 ,却善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