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渭浊泾 [ qīng wèi zhuó jīng ]
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也比喻两者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
水中捉月 [ shuǐ zhōng zhuō yuè ]
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蜻蜓点水 [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
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游山玩水 [ yóu shān wán shuǐ ]
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画水镂冰 [ huà shuǐ lòu bīng ]
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水明山秀 [ shuǐ míng shān xiù ]
形容风景优美。同“水秀山明”。
彗汜画涂 [ huì sì huà tú ]
彗:扫帚;汜:水洒地;涂:泥土。用帚扫洒水在地上,用刀划泥土。比喻极容易做的事。
积水成渊 [ jī shuǐ chéng yuān ]
渊:深水潭。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潭。比喻积小成多。
以汤沃雪 [ yǐ tāng wò xuě ]
汤:开水;沃:浇。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观山览水 [ guān shān lǎn shuǐ ]
观:游览;山、水:指风景。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不知深浅 [ bù zhī shēn qiǎn ]
原意是不知道水的深浅。后多用以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栈山航海 [ zhàn shān háng hǎi ]
指跋山涉水,逾越险阻。
以人为鉴 [ yǐ rén wéi jiàn ]
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饮水啜菽 [ yǐn shuǐ chuò shū ]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水绿山青 [ shuǐ lǜ shān qīng ]
形容山水景色艳丽如画
上善若水 [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
黄汤淡水 [ huáng tāng dàn shuǐ ]
泛指饮食。同“黄汤辣水”。
滴水成冰 [ dī shuǐ chéng bīng ]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鱼水之情 [ yú shuǐ zhī qíng ]
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载舟覆舟 [ zài zhōu fù zhōu ]
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沸沸汤汤 [ fèi fèi shāng shāng ]
水奔腾汹涌的样子。
稀汤寡水 [ xī tāng guǎ shuǐ ]
形容粥稀或汤里油水少
干鲜水陆 [ gān xiān shuǐ lù ]
干:干菜果品;鲜:新鲜水果蔬菜等;水:水产;陆:陆产。各种山珍海味干鲜瓜果都有。形容宴席丰饶
【成语拼音】shuǐ jìng
【成语解释】◎ 水镜 shuǐjìng[hydroscope] 在一根钢管中安放有一系列镜片用以使人能看到水面下相当远的物体的装置详细解释(1).清水和明镜。两者能清楚地反映物体。《三国志·蜀志·李严传》“故以激愤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曰:“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知人若水镜,受善若鍼芥。”(2).喻指明鉴之人。《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称 统 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诸葛孔明 为卧龙, 庞士元 为凤雏, 司马德操 为水镜,皆 庞德公 语也。”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之二:“予欲识人物之忠邪,故以卿为水镜。”(3).谓明鉴,明察。《隋书·高祖纪上》:“公水镜人伦,銓衡庶职,能官流泳,遗贤必举,是用锡公纳陛以登。”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子位处权衡,职当水镜,居进退之首,握褒贬之柄。”(4).犹明镜。明澈如水之映物,故称。《文选·谢庄<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李善 注:“柔祇,地也。圆灵,天也。” 张铣 注:“言月之光彩,照地如凝雪,照天如水镜。”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明以御下,将水镜而通辉;清以立身,共冰壶而合照。”《西湖佳话·白堤政迹》:“竟将 明圣 一湖,包裹在内,宛如团团的一面大水镜。”(5).在水底作业时戴的眼镜。 杨朔 《海市》:“趁落潮的时候,水比较浅,渔民戴好水镜,老在水里四处游着,透过水镜望着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