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乱除暴 [ jiù luàn chú bào ]
救:止。治理混乱局面,清除强暴势力
公私两便 [ gōng sī liǎng biàn ]
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托公报私 [ tuō gōng bào sī ]
借公事报私怨。
公之于众 [ gōng zhī yú zhòng ]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众人广坐 [ zhòng rén guǎng zuò ]
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虚堂悬镜 [ xū táng xuán jìng ]
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洁己从公 [ jié jǐ cóng gōng ]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以公灭私 [ yǐ gōng miè sī ]
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点滴归公 [ diǎn dī guī gōng ]
点滴:比喻细微的东西。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
弃公营私 [ qì gōng yíng sī ]
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挥戈回日 [ huī gē huí rì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
公尔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私仇不及公 [ sī chóu bù jí gōng ]
及:到。虽有私人仇恨而不伤害公家之事
急公好施 [ jí gōng hǎo shī ]
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公私兼顾 [ gōng sī jiān gù ]
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七相五公 [ qī xiāng wǔ gōng ]
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推诚布公 [ tuī chéng bù gōng ]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奖拔公心 [ jiǎng bá gōng xīn ]
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
不绝如缕 [ bù jué rú lǚ ]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防患未萌 [ fáng huàn wèi méng ]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
奉公正己 [ fèng gōng zhèng jǐ ]
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公私两济 [ gōng sī liǎng jì ]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急公好义 [ jí gōng hào yì ]
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项庄舞剑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成语拼音】gōng jú
【成语解释】(1).官署。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唐王府官猥下》:“ 宝历 中, 琼王 府长史 裴简求 具状言:‘诸王府本在 宣平坊 ,多年摧毁,后付庄宅使收管,遂为公局。’”(2).旧时乡镇所设机构之一。 清 龙启瑞 《大冈埠团练公局记》:“至 广西 ……各府州县吏荐绅先生,率其乡之所属,日从事於团练,而各村镇关市,始有公局之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我们 广东 地方,各乡都设一个公局,公举几个绅士在局里,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