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声雅音 [ zhèng shēng yǎ yīn ]
纯正优雅的音乐。
笙磬同音 [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调弦品竹 [ tiáo xián pǐn zhú ]
吹奏乐器。同“调丝品竹”。
遣兵调将 [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 ]
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调三惑四 [ tiáo sān huò sì ]
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
才调秀出 [ cái diào xiù chū ]
才调:才情。形容才情风格优异出众
彬彬文质 [ bīn bīn wén zhì ]
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雅人韵士 [ yǎ rén yùn shì ]
高雅而有风致的文人。
弄粉调脂 [ nòng fěn tiáo zhī ]
调:调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妆饰容颜
调三窝四 [ tiáo sān wō sì ]
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
调度征求 [ diào dù zhēng qiú ]
调度:征敛赋税;征求:征敛需索。指征敛赋税
品竹调弦 [ pǐn zhú diào xián ]
泛指吹弹管弦乐器。亦作“品竹调丝”。
调和鼎鼐 [ tiáo hé dǐng nài ]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雍容大雅 [ yōng róng dà yǎ ]
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同“雍容闲雅”。
怪腔怪调 [ guài qiāng guài diào ]
怪:奇异的。形容人的腔调怪异
谈吐风雅 [ tán tǔ fēng yǎ ]
风雅:风流儒雅。指有文化修养和生活风度
不登大雅之堂 [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
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雅量高致 [ yǎ liàng gāo zhì ]
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郑声乱雅 [ zhèng shēng luàn yǎ ]
郑声:春秋时郑国的音乐,靡靡之音;雅:庄严的雅乐。郑国淫靡的声乐扰乱了庄严的雅乐。比喻以邪侵正
雅人深致 [ yǎ rén shēn zhì ]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温文儒雅 [ wēn wén rú yǎ ]
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无伤大雅 [ wú shāng dà yǎ ]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雅正、文雅大方。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胡歌野调 [ hú gē yě diào ]
指下流的歌曲小调
琴瑟失调 [ qín sè shī tiáo ]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成语拼音】yǎ diào
【成语解释】(1).雅乐。《宋书·乐志四》:“迁善自雅调,成化由清均。” 唐 张濛 《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诗:“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2).高雅的韵调或格调。 唐 朱湾 《筝柱子》诗:“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毛泽民 词,意境不深,间有雅调。”(3).高雅有才情。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长洲 惠茂卿 ,善鼓琴,别号 桐庵 ,清醇雅调,善与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