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军对垒 [ lín jūn duì lěi ]
临:面对;垒:军营,堡垒。面对敌方军队。指作战的场合
野有饿莩 [ yě yǒu è piǎo ]
饿莩:饿死的人。郊外有饿死的人。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
解甲休士 [ jiě jiǎ xiū shì ]
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指不再战斗。
积草囤粮 [ jī cǎo tún liáng ]
积:积累;囤:囤积。指储存粮食和草料等战备物资
掇臀捧屁 [ duō tún pěng pì ]
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明鼓而攻之 [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
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求容取媚 [ qiú róng qǔ mèi ]
媚:谄媚。谄媚讨好
敛后疏前 [ liǎn hòu shū qián ]
指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牢什古子 [ láo shí gǔ zi ]
指讨厌的东西。
不宣而战 [ bù xuān ér zhàn ]
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以弱胜强 [ yǐ ruò shèng qiáng ]
凭弱小的力量战胜力量强大的。
三战三北 [ sān zhàn sān běi ]
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孤军奋战 [ gū jūn fèn zhàn ]
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明耻教战 [ míng chǐ jiào zhàn ]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股战而栗 [ gǔ zhàn ér lì ]
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兵戎相见 [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短兵相接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枪林弹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奉辞伐罪 [ fèng cí fá zuì ]
指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按兵束甲 [ àn bīng shù jiǎ ]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肉搏战 [ ròu bó zhàn ]
交战双方徒手或用短兵器格斗。指直接对抗
厌故喜新 [ yàn gù xǐ xīn ]
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寒心酸鼻 [ hán xīn suān bí ]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转战千里 [ zhuǎn zhàn qiān lǐ ]
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谘经诹史 [ zī jīng zōu shǐ ]
指商讨、研究经史。
【成语拼音】tǎo zhàn
【成语解释】(1).挑战;求战。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三折:“ 曹丞相 命 曹仁 为帅, 曹章 为前部先锋,领十万雄兵,前来讨战。”《天雨花》第一回:“他见南朝英伟帅,出马疆场讨战来。”(2).征讨。《锺馗捉鬼传》第二回:“那年 吐蕃 作乱, 舒翰 令 安禄山 讨战,将我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