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未识一丁 [ wèi shí yī dīng ]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二分明月 [ èr fēn míng yuè ]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愚昧无知 [ yú mèi wú zhī ]
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无適无莫 [ wú shì wú mò ]
適:厚;莫:薄。对人没有什么亲疏厚薄。
功盖天下 [ gōng gài tiān xià ]
功劳天下第一。
存心积虑 [ cún xīn jī lǜ ]
指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
一剑之任 [ yī jiàn zhī rèn ]
指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亦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天下本无事 [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 ]
庸人:平凡的人。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凫居雁聚 [ fú jū yàn jù ]
指群聚一处。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zhào zhī ]
庸人:平凡的人。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倒戈弃甲 [ dǎo gē qì jiǎ ]
倒:颠倒,翻转;弃:抛弃。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有无相生 [ yǒu wú xiāng shēng ]
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孜孜汲汲 [ zī zī jí jí ]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衡石量书 [ héng shí liáng shū ]
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半上半下 [ bàn shàng bàn xià ]
指两可之间。
排难解纷 [ pái nàn jiě fēn ]
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悬石程书 [ xuán dàn chéng shū ]
形容勤于政事。
财迷心窍 [ cái mí xīn qiào ]
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握发吐哺 [ wò fā tǔ bǔ ]
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风驰云卷 [ fēng chí yún juàn ]
形容迅速席卷。
漫天大谎 [ màn tiān dà huǎng ]
弥天大谎,没有边际的假话。
牛角之歌 [ niú jiǎo zhī gē ]
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