悮国欺君 [ wù guó qī jūn ]
悮:耽误;欺:欺骗。欺骗君王,祸害国家
监临自盗 [ jiān lín zì dào ]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主自盗”。
发上指冠 [ fā shàng zhǐ guān ]
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草头天子 [ cǎo tóu tiān zǐ ]
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
诗礼发冢 [ shī lǐ fā zhǒng ]
冢:坟墓;发冢:盗墓。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蹙国百里 [ cù guó bǎi lǐ ]
蹙:缩;国:国土。指丧失国土或边疆
绝圣弃知 [ jué shèng qì zhī ]
绝:断绝;圣:智慧;弃:舍去,抛开;知:通“智”,智慧。指摒弃聪明智巧,回归天真纯朴
宵小之徒 [ xiāo xiǎo zhī tú ]
宵小:盗贼。指盗匪坏人之流
灭虢取虞 [ miè guó qǔ yú ]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落草为寇 [ luò cǎo wéi kòu ]
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尾生丧身 [ wěi shēng sàng shēn ]
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尾生抱柱 [ wěi shēng bào zhù ]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路不拾遗 [ lù bù shí yí ]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矫国更俗 [ jiǎo guó gēng sú ]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国步艰难 [ guó bù jiān nán ]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椎牛发冢 [ chuí niú fà zhǒng ]
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晋用楚材 [ jìn yòng chǔ cái ]
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父母国 [ fù mǔ guó ]
指祖国
緑林强盗 [ lù lín qiáng dào ]
见“ 緑林大盗 ”。
父母之国 [ fù mǔ zhī guó ]
自己出生的国家。指祖国
大好山河 [ dà hǎo shān hé ]
山河:指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国土
上医医国 [ shàng yī yī guó ]
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萑苻遍野 [ huán fú biàn yě ]
遍地都是象萑苻那样的盗贼窝。形容盗匪横行,出没各处,天下不宁。
众人国士 [ zhòng rén guó shì ]
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国步方蹇 [ guó bù fāng jiǎn ]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成语拼音】dào guó
【成语解释】窃取国家政权。《旧唐书·僖宗纪》:“伏以伪 煴 违背宗社,僭窃乘舆,欺天之祸既盈,盗国之罪斯重,果至覆败,以就诛夷。”宋 洪迈《容斋随笔·杜延年杜钦》:“夫 新莽 盗国,权舆於 凤。”清 杜濬《三君咏·嵇康》:“嵇康 人中龙,义不可当世。视彼盗国臣,伎俩如儿戏。”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其渐渐已成陈迹者,例如三年前学界之五四运动,如四年前之 张勋 復辟,如六年前之 洪宪 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