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名行 [ dǐ lì míng xíng ]
砥砺:磨砺;名行:名誉和品行。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
正名定分 [ zhèng míng dìng fēn ]
辨正名分,使名实相符。
贪名爱利 [ tān míng ài lì ]
贪图名位,喜好钱财
不可名貌 [ bù kě míng mào ]
名:说出。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循名督实 [ xún míng dū shí ]
循:依照;督:督责。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实
垂名竹帛 [ chuí míng zhú bó ]
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没没无闻 [ mò mò wú wén ]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惑世盗名 [ huò shì dào míng ]
犹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盛名之下 [ shèng míng zhī xià ]
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名不虚传 [ míng bù xū chuán ]
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辱身败名 [ rǔ shēn bài míng ]
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
名过其实 [ míng guò qí shí ]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名垂竹帛 [ míng chuí zhú bó ]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名垂宇宙 [ míng chuí yǔ zhòu ]
垂:流传。名誉传遍天下。
名不正则言不顺 [ míng bù zhèng zé yán bù shùn ]
名:名分;顺:合理。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不问不闻 [ bù wèn bù wén ]
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名重当时 [ míng zhòng dāng shí ]
重:敬重,器重。名望很高,在当时很有名
耳闻不如眼见 [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无名之辈 [ wú míng zhī bèi ]
不出名的小人物。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蝇名蜗利 [ yíng míng wō lì ]
苍蝇头般微名,蜗牛角样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师出无名 [ shī chū wú míng ]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驰名中外 [ chí míng zhōng wài ]
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驰名天下 [ chí míng tiān xià ]
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千古奇闻 [ qiān gǔ qí wén ]
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
循名考实 [ xún míng kǎo shí ]
循:依照;责:要求。按其名而求其实,要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
【成语拼音】míng wén
【成语解释】(一)、名声。《庄子·人间世》:“名闻不争,未达人心。”汉 贾山《至言》:“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四方乡风。”宋 叶适《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轻爵禄而重出处,厚名闻而薄利势。”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
(二)、犹闻名。《史记·项羽本纪》:“项羽 已杀 卿子冠军,威震 楚国,名闻诸侯。”《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只为 朱晦翁 还有一件;为着成心上边,硬断一事,屈了一个下贱妇人,反致得他名闻天子。”钱锺书《围城》一:“他在柏林大学,听过名闻 日本 的 斯泼朗格 教授的爱情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