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册高文 [ diǎn cè gāo wén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
高文典册 [ gāo wén diǎn cè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高文典策 [ gāo wén diǎn cè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垂名青史 [ chuí míng qīng shǐ ]
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高文雅典 [ gāo wén yǎ diǎn ]
雅:雅正;典:典籍。高深的文章,雅正的典籍
五典三坟 [ wǔ diǎn sān fén ]
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垂名竹帛 [ chuí míng zhú bó ]
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典谟训诰 [ diǎn mó xùn gào ]
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②泛指经典之文。
典妻鬻子 [ diǎn qī yù zǐ ]
典:典当;鬻:卖。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高文大册 [ gāo wén dà cè ]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引经据典 [ yǐn jīng jù diǎn ]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有典有则 [ yǒu diǎn yǒu zé ]
典:制度;则:法则。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
典身卖命 [ diǎn shēn mài mìng ]
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言不谙典 [ yán bù ān diǎn ]
谙:熟悉。说话用词不能依据经典
枕典席文 [ zhěn diǎn xí wén ]
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词华典赡 [ cí huá diǎn shàn ]
文词华丽,用典周备。
焚典坑儒 [ fén diǎn kēng rú ]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 fén shū kēng rú ]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落花无言 [ luò huā wú yán ]
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饾饤堆砌 [ dòu dìng duī qì ]
饾饤:供陈设的食品;堆砌:堆叠。比喻文辞典故罗列堆砌
功垂竹帛 [ gōng chuí zhú bó ]
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官样词章 [ guān yàng cí zhāng ]
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治谱家传 [ zhì pǔ jiā chuán ]
谱:表册;治谱:指记载治理地方方略的书册。指父子兄弟居官都有治绩
不刊之典 [ bù kān zhī diǎn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朝章国典 [ cháo zhāng guó diǎn ]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同“朝章国故”。
【成语拼音】diǎn cè
【成语解释】(一)、亦作“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典策谓典籍简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晋 太子 炎 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宋 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词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笔之者,斯亦可尚。”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虽然,热心之事,无所凭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讽詔世俗,则权不我操。”
(二)、帝王的册命。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肃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将授公典策,其敬听朕命。”宋 叶适《宏词》:“朝廷詔告典册之文,当使曲直宏大,敷畅义理,以风晓天下,典、謨、训、誥诸书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