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往不克 [ wú wǎng bù kè ]
无论到哪里,没有不胜利的。
悬首吴阙 [ xuán shǒu wú què ]
犹言悬门抉目。以之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枕籍经史 [ zhěn jí jīng shǐ ]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遗篇断简 [ yí piān duàn jiǎn ]
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同“遗编断简”。
庆吊不通 [ qìng diào bù tōng ]
庆:贺喜;吊:吊唁。不予贺喜、吊唁。指不与人来往
三坟五典 [ sān fén wǔ diǎn ]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本同末异 [ běn tóng mò yì ]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得马折足 [ dé mǎ shé zú ]
指因福而得祸。
殊路同归 [ shū lù tóng guī ]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同“殊涂同归”。
拔赵帜立赤帜 [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 ]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霞蔚云蒸 [ xiá wèi yún zhēng ]
比喻景物绚烂缛丽。
冻浦鱼惊 [ dòng pǔ yú jīng ]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后为孝亲之典。
让枣推梨 [ ràng zǎo tuī lí ]
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严惩不贷 [ yán chéng bù dài ]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不甘雌伏 [ bù gān cí fú ]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拔赵易汉 [ bá zhào yì hàn ]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依经傍注 [ yī jīng bàng zhù ]
依照经典及其注释。指说话有根有据。
拔帜树帜 [ bá zhì shù zhì ]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有口无心 [ yǒu kǒu wú xīn ]
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研精毕智 [ yán jīng bì zhì ]
犹研精竭虑。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圣经贤传 [ shèng jīng xián zhuàn ]
旧指圣人手订的经典和贤人阐释的著作。
百兽率舞 [ bǎi shòu shuài wǔ ]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付诸度外 [ fù zhū dù wài ]
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
假人假义 [ jiǎ rén jiǎ yì ]
伪装仁慈善良。
鸟兽率舞 [ niǎo shòu shuài wǔ ]
率:一起。飞鸟走兽一齐婆娑起舞。形容政治清明,鸟兽也受到感化
【成语拼音】diǎn cè
【成语解释】(一)、亦作“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典策谓典籍简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晋 太子 炎 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宋 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词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笔之者,斯亦可尚。”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虽然,热心之事,无所凭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讽詔世俗,则权不我操。”
(二)、帝王的册命。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肃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将授公典策,其敬听朕命。”宋 叶适《宏词》:“朝廷詔告典册之文,当使曲直宏大,敷畅义理,以风晓天下,典、謨、训、誥诸书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