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拾遗 [ bǔ guò shí yí ]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谋无遗谞 [ móu wú yí xū ]
遗谞:才智不足之处。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形容计谋周密,十分稳妥。
流风遗烈 [ liú fēng yí liè ]
流风:遗风;烈:功绩,功业。指前辈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功业
流风遗泽 [ liú fēng yí zé ]
流风:遗风;泽:恩泽。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德泽
沧海遗珠 [ cāng hǎi yí zhū ]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遗德休烈 [ yí dé xiū liè ]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同“遗德余烈”。
羽觞随波 [ yǔ shāng suí bō ]
羽觞:鸟雀形状的酒器。用鸟雀形的酒杯装满了酒在水上随波漂流。比喻人的闲情逸致。
道无拾遗 [ dào wú shí yí ]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赏不遗贱 [ shǎng bù yí jiàn ]
赏:赏赐,奖赏;贱:地位卑微。奖赏不要遗漏地位卑微的人
飘飘欲仙 [ piāo piāo yù xiān ]
欲:将要。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朝观夕览 [ zhāo guān xī lǎn ]
朝:早晨。早晨看晚上也看。形容对宝贵的东西爱不释手
小学而大遗 [ xiǎo xué ér dà yí ]
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
流风遗迹 [ liú fēng yí jì ]
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陈迹。亦作“流风遗躅”。
遗休余烈 [ yí xiū yú liè ]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同“遗芳余烈”。
豪情逸致 [ háo qíng yì zhì ]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遗篇断简 [ yí piān duàn jiǎn ]
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同“遗编断简”。
流风遗俗 [ liú fēng yí sú ]
流风:遗风;俗:习俗。流传下来的风尚习俗。指人虽去世,风范犹存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 dào bù shí yí yè bù bì hù ]
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道不举遗 [ dào bù jǔ yí ]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沉湎淫逸 [ chén miǎn yín yì ]
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安逸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纵欲放荡。
轶闻遗事 [ yì wén yí shì ]
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同“轶事遗闻”。
道不掇遗 [ dào bù duō yí ]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戎马劻勷 [ róng mǎ kuāng ráng ]
指战乱不宁。
托孤寄命 [ tuō gū jì mìng ]
托孤:以遗孤相托;寄命:以重要事情相托。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委托
鸿函巨椟 [ hóng hán jù dú ]
指丰富的藏书。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中》:“詎意零落異時,遽同草木,鴻函鉅櫝,散若晨星。”
【成语拼音】yì yí
【成语解释】犹言隐居避世。唐 韩愈《上宰相书》:“主上感伤山林之士有逸遗者,屡詔内外之臣旁求於四海。”清 刘大櫆《江先生传》:“犹赖有山泽逸遗之士,穷年兀兀於其中,递相推测隐度。”亦指隐居避世的高士。唐 宋之问《在桂州与修史学士吴兢书》:“及高明所撰《唐史春秋》等六处,并乞逸遗事跡,不翳声尘,代业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