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符其实 [ míng fú qí shí ]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同“名副其实”。
韩康卖药 [ hán kāng mài yào ]
隐士逃名避世。指卖药
白蚁争穴 [ bái yǐ zhēng xué ]
比喻竞逐名利。
师出有名 [ shī chū yǒu míng ]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徒有虚名 [ tú yǒu xū míng ]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名重一时 [ míng zhòng yī shí ]
名:名声;一时:当代。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
更名改姓 [ gēng míng gǎi xìng ]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同“变名易姓”。
名垂万古 [ míng chuí wàn gǔ ]
指名声永远流传。
名卿巨公 [ míng qīng jù gōng ]
有名声的权贵
声誉鹊起 [ shēng yù què qǐ ]
比喻声名迅速增高。
钓誉沽名 [ diào yù gū míng ]
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钓名沽誉”。
名同实异 [ míng tóng shí yì ]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扬名后世 [ yáng míng hòu shì ]
名声传扬到后世
控名责实 [ kòng míng zé shí ]
控:引;责: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
变名易姓 [ biàn míng yì xìng ]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枉担虚名 [ wǎng dān xū míng ]
枉:徒然。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虚设;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
无名之朴 [ wú míng zhī pǔ ]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砥名励节 [ dǐ míng lì jié ]
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身名两泰 [ shēn míng liǎng tai ]
名誉、地位都安稳。形容生活舒泰。同“身名俱泰”。
名噪一时 [ míng zào yī shí ]
噪:群鸣。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尊姓大名 [ zūn xìng dà míng ]
姓名的尊称。
身名俱败 [ shēn míng jù bài ]
犹言身名俱灭。指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漠漠无闻 [ mò mò wú wén ]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榜上无名 [ bǎng shàng wú míng ]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遗名去利 [ yí míng qù lì ]
指丢弃名位和利益。
【成语拼音】jiā míng
【成语解释】(一)、好名字;好名称。《楚辞·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 正则 兮,字余曰 灵均。”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缀以万年,綷以紫榛,或以嘉名取宠,或以美材见珍。”《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伏以山陵贞兆,良吉有期,虞祔之仪,式资配享。率由故实,敬奉嘉名。”清 吴趼人《俏皮话·虫类嘉名》:“蒙大王锡以嘉名,不胜荣幸。”
(二)、好名声。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弃休令之嘉名,造梟鴟之逆谋。”唐 韩愈《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不战而来之之道也,有安阜之嘉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