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计 [ měi rén jì ]
三十六计之一,用美人引诱人上当
三求四告 [ sān qiú sì gào ]
指再三求告。
屋上乌 [ wū shàng wū ]
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三三两两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板上钉钉 [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
在石板上钉上铁钉。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至再至三 [ zhì zài zhì sān ]
指一而再,再而三。
颊上三毛 [ jiá shàng sān máo ]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旁行斜上 [ páng xíng xié shàng ]
原指《史记》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
三十三天 [ sān shí sān tiān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鼎足而立 [ dǐng zú ér lì ]
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月衔半规 [ yuè xián bàn guī ]
衔:含;规:圆形。指农历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日子
三浴三薰 [ sān yù sān xūn ]
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
如箭在弦 [ rú jiàn zài xián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两道三科 [ liǎng dào sān kē ]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榜上无名 [ bǎng shàng wú míng ]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颊上添毫 [ jiá shàng tiān háo ]
颊:面颊;毫:毫毛。给人画像时在脸上添上几根毫毛。比喻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采。
磕头礼拜 [ kē tóu lǐ bài ]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壹倡三叹 [ yī chàng sān tàn ]
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扶摇而上 [ fú yáo ér shàng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犬马恋主 [ quǎn mǎ liàn zhǔ ]
比喻臣下眷怀君上。
一献三酬 [ yī xiàn sān chóu ]
指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鼎足而三 [ dǐng zú ér sān ]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三百瓮齑 [ sān bǎi wèng jī ]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田父之功 [ tián fǔ zhī gōng ]
比喻两者相争,第三者得利。
【成语拼音】sān shàng
【成语解释】(一)、指马上、枕上、厕上。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清 赵翼《寄题法梧门祭酒诗龛图》诗:“杜 诗万里行,欧 诗三上成。”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魏善伯 徵士,题 范覲公 中丞厕云:成文自古称三上,作赋於今过十年。”
(二)、上上、上中、上下。泛指上等。宋 梅尧臣《依韵和胡舍人见唁》:“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