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书百城 [ yōng shū bǎi chéng ]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枕经籍书 [ zhěn jīng jí shū ]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丁真楷草 [ dīng zhēn kǎi cǎo ]
丁:丁觇;楷:智楷。丁觇的隶书,智楷的草书。赞美人的书法好
睥睨窥觎 [ bì nì kuī yú ]
睥睨:侧目观察;窥觎:偷视可乘之机。暗中察看,希图乘机得手
金题玉躞 [ jīn tí yù xiè ]
金题:用泥金书写的题签;玉躞:系缚书卷的玉别子(又称“插签”)。指极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璜。
昼耕夜诵 [ zhòu gēng yè sòng ]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徵名责实 [ zhǐ míng zé shí ]
徵:考察;责:求。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以求名实相符。
燔书阬儒 [ fán shū kēng rú ]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日亲以察 [ rì qīn yǐ chá ]
每天亲自观察。
蒲邑三善 [ pú yì sān shàn ]
蒲邑:蒲县,在山西隰县。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称赞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
白面书郎 [ bái miàn shū láng ]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 yí sì zhī jì,bù kě bù chá ]
疑似:既象又不象。不分明而想像的迹象,不能不仔细考察。指不被事物相似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坑儒焚书 [ kēng rú fén shū ]
坑:活埋;焚:烧。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燔书坑儒 [ fán shū kēng rú ]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目不知书 [ mù bù zhī shū ]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洞察秋毫 [ dòng chá qiū háo ]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拥书南面 [ yōng shū nán miàn ]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同“拥书百城”。
一目十行 [ yī mù shí háng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牙签锦轴 [ yá qiān jǐn zhóu ]
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形容书籍之精美。同“牙签玉轴”。
书不尽言 [ shū bù jìn yán ]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丁真永草 [ dīng zhēn yǒng cǎo ]
南朝梁丁觇善隶书,陈智永善草书,当时人称“丁真永草”。后用以赞人书法之工妙。
外宽内明 [ wài kuān nèi míng ]
指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蠹书虫 [ dù shū chóng ]
蛀书的虫子。比喻读死书的人
迂夫子 [ yū fū zǐ ]
迂腐的书呆子
相时度力 [ xiāng shí duó lì ]
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