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nán zhēng běi zhàn,dōng dàng xī shā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不教而诛 [ bù jiào ér zhū ]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格杀勿论 [ gé shā wù lùn ]
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格杀不论 [ gé shā bù lùn ]
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谏尸谤屠 [ jiàn shī bàng tú ]
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扑杀此獠 [ pū shā cǐ liáo ]
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杀生与夺 [ shā shēng yǔ duó ]
杀:叫人死;生:叫人活;与: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感慨杀身 [ gǎn kǎi shā shēn ]
感慨: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杀身:舍弃性命。因愤慨而舍弃生命
杀身报国 [ shā shēn bào guó ]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椎埋穿掘 [ chuí mái chuān jué ]
杀人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眦睚杀人 [ zì yá shā rén ]
眦:眼角;睚:眼眶。因为别人瞪眼就杀了他。形容为人狭窄骄横
杀一砺百 [ shā yī lì bǎi ]
犹言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明罚敕法 [ míng fá chì fǎ ]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杀富济贫 [ shā fù jì pín ]
杀掉那些为富不仁的人,向穷人提供救济和帮助
大刀阔斧 [ dà dāo kuò fǔ ]
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血海尸山 [ xuè hǎi shī shān ]
血海:形容杀人很多。血流成海,尸积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
云端里看厮杀 [ yún duān lǐ kàn sī shā ]
厮:互相。站在天空的云里看下面的人互相砍杀。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大杀风景 [ dà shā fēng jǐng ]
意思是损害景物,破坏人的兴致。今泛称败人兴致为大杀风景。
婴鳞获罪 [ yīng lín huò zuì ]
婴:通“撄”,触犯。触犯龙的逆鳞就会被杀。比喻臣子进谏而招祸
未尝有也 [ wèi cháng yǒu yě ]
从来没有过的事。
杀鸡儆猴 [ shā jī jǐng hóu ]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奸掳烧杀 [ jiān lǔ shāo shā ]
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
雷击墙压 [ léi jī qiáng yā ]
形容来势猛烈。
寸铁杀人 [ cùn tiě shā rén ]
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
刀山剑树 [ dāo shān jiàn shù ]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成语拼音】xíng shā
【成语解释】处以死刑。《周礼·秋官·掌囚》:“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视一境如一室,刑杀其下,不啻僕畜,厚加剥夺,名为进奉,其实贡入之数百一焉。”宋 刘筠《刑法叙略》:“掌囚掌守囚及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