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符合契 [ tóng fú hé qì ]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应节合拍 [ yìng jié hé pāi ]
①合乎节拍。②用以比喻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送暖偷寒 [ sòng nuǎn tōu hán ]
元曲中指暗中为男女私情牵线撮合。也指男女偷情苟合,幽会叙情。后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
流离遇合 [ liú lí yù hé ]
流离:流转,离散;遇合:指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流离失所又再团聚
方底圆盖 [ fāng dǐ yuán gài ]
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情投谊合 [ qíng tóu yì hé ]
双方感情和心意都很投合。
出门合辙 [ chū mén hé zhé ]
按同一规格,闭门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
匡合之功 [ kuāng hé zhī gōng ]
匡:纠正;匡合:把天下纳入正轨。指治理国家的功劳
前合后仰 [ qián hé hòu yǎng ]
前合:身体向前弯曲。后仰:身体往后仰。指身体前后晃动。形容身体站立不稳。亦作“前仰后合”。
进退履绳 [ jìn tuì lǚ shéng ]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同“进退中绳”。
闭合自责 [ bì hé zì zé ]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合思过”。
表里相合 [ biǎo lǐ xiāng hé ]
表里:内外;合:协同。里外相互协同
帮闲钻懒 [ bāng xián zuān lǎn ]
指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和兴趣。
宝钗分股 [ bǎo chāi fēn gǔ ]
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饰物,由两股合成。比喻夫妻分离。
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 shōu hé yú jìn,bèi chéng jiè yī ]
收合: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以胶投漆 [ yǐ jiāo tóu qī ]
比喻相合而密不可分。
一拍即合 [ yī pāi jí hé ]
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白面儒生 [ bái miàn rú shēng ]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破桐之叶 [ pò tóng zhī yè ]
比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劳逸结合 [ láo yì jié hé ]
逸:安乐、休息。工作与休息相结合。
合浦还珠 [ hé pǔ huán zhū ]
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同“合浦珠还”。
千载一日 [ qiān zǎi yī rì ]
犹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似漆如胶 [ sì qī rú jiāo ]
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合浦珠还 [ hé pǔ zhū huán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珠还合浦 [ zhū huán hé pǔ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成语拼音】wū hé
【成语解释】(一)、形容人群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如群乌暂时聚合。《晋书·慕容廆载记》:“廆 曰:‘彼信 崔毖 虚説,邀一时之利,乌合而来耳。’”《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飞乌见食,羣集而聚啄之,人或惊之,则四散飞去;故兵以利合无所统一者,谓之乌合。”《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术 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 谢嗣凤 ﹞散家财,结同教,招亡命,乌合数千人,揭竿而起。”
(二)、指暂时凑合的一群人。清 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不若移一旅之师……随宜扑翦,联楼结寨,渐次烧除,兔窟既破,乌合焉栖?”参见“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