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宁日 [ tiān wú níng rì ]
宁:安定。没有一天安宁的时候
兵革互兴 [ bīng gé hù xīng ]
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别开蹊径 [ bié kāi xī jìng ]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
造天立极 [ zào tiān lì jí ]
造:到,往;极:准则。指君王登上帝位,确立纲纪
贪残无厌 [ tān cán wú yàn ]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潜濡默化 [ qián rú mò huà ]
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服服贴贴 [ fú fú tiē tiē ]
指让人信服或物品平整。
自取咎戾 [ zì qǔ jiù lì ]
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畏敌如虎 [ wèi dí rú hǔ ]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雀马鱼龙 [ què mǎ yú lóng ]
泛指珍禽异兽。
安常习故 [ ān cháng xí gù ]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聚而歼之 [ jù ér jiān zhī ]
聚:会集,包围;歼:消灭。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
刻船求剑 [ kè chuán qiú jiàn ]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迫于眉睫 [ pò yú méi jié ]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
生灵涂地 [ shēng líng tú dì ]
生灵: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束身自爱 [ shù shēn zì ài ]
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矫邪归正 [ jiǎo xié guī zhèng ]
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出头有日 [ chū tóu yǒu rì ]
日:日子。指不久之后就可以从不幸中摆脱出来
覆盂之固 [ fù yú zhī gù ]
覆:倒置;盂:圆口器皿;固:坚固。像倒置的盂一样安稳。比喻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被赭贯木 [ bèi zhě guàn mù ]
赭:赭衣,古代囚衣;木:指“三木”。加在手足上的刑具。穿囚衣,戴刑具
革图易虑 [ gé tú yì lǜ ]
改变计谋策略。
固守成规 [ gù shǒu chéng guī ]
成规:现成的规矩、制度。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正经八本 [ zhèng jīng bā běn ]
正经的,严肃认真的。同“正经八百”。
草率行事 [ cǎo shuài xíng shì ]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形容办事不认真
敛手屏足 [ liǎn shǒu píng zú ]
缩手止步。形容不敢妄为。
【成语拼音】xī gé
【成语解释】犀牛皮。《左传·庄公十二年》:“陈 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南山 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晋书·张载传》:“及其无事也,则牛驥共牢,利钝齐列,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此 离朱 与瞽者同眼之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