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正论 [ zhí yán zhèng lùn ]
正直公道的言论。
秉公办事 [ bǐng gōng bàn shì ]
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办
公公婆婆 [ gōng gōng pó pó ]
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张公吃酒李公颠 [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 ]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货贿公行 [ huò huì gōng xíng ]
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贿赂公行 [ huì lù gōng xíng ]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公是公非 [ gōng shì gōng fēi ]
公认的是非。
背公营私 [ bèi gōng yíng sī ]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宽廉平正 [ kuān lián píng zhèng ]
宽:宽厚;廉:廉洁;平正:公正。宽厚廉洁,大公无私。
出家弃俗 [ chū jiā qì sú ]
弃:放弃;俗:尘俗。弃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忧公忘私 [ yōu gōng wàng sī ]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一国三公 [ yī guó sān gōng ]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败国亡家 [ bài guó wáng jiā ]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秉公任直 [ bǐng gōng rèn zhí ]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抱冰公事 [ bào bīng gōng shì ]
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齐家治国 [ qí jiā zhì guó ]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清官难断家务事 [ 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wù shì ]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公买公卖 [ gōng mǎi gōng mài ]
公平合理地买卖。
至公无私 [ zhì gōng wú sī ]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国尔忘家 [ guó ěr wàng jiā ]
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事无二成 [ shì wú èr chéng ]
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公事公办 [ gōng shì gōng bàn ]
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家至户到 [ jiā zhì hù dào ]
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成语拼音】jiā gōng
【成语解释】(一)、一家之男主人。多指丈夫。《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櫛。”成玄英 疏:“家公,主人公也。”汉 焦赣《易林·剥之涣》:“坐争立讼,纷纷匆匆,卒成祸乱,灾及家公。”《水浒传》第二十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个 阎婆 无钱津送,停尸在家。”
(二)、对别人称说自己的父亲。《后汉书·王丹传》:“时大司徒 侯霸 欲与交友,及 丹 被徵,遣子 昱 候於道。昱 迎拜车下,丹 下答之。昱 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晋书·山简传》:“简 字 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餘,涛 不之知也。简 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南史·宋庐陵孝献王义真传》:“至 青泥,大败,义真 独逃草中。中兵参军 段宏 单骑追寻,义真 识其声,曰:‘君非 段中兵 邪?身在此。行矣,必不两全,可刎身头以南,使家公望絶。’”
(三)、对人称说自己的祖父、外祖父。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昔 侯霸 之子孙称其祖父曰家公。”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河 北士人皆呼外祖父母为家公家母;江 南田里间亦言之。”
(四)、称呼对方的父亲。犹令尊。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司徒梁国盛允》:“司徒 梁国 盛允,字 子翩,为议郎,慕 孟博 之德,贪树於有礼,谓 孟博:‘家公区区,欲辟大臣,宜令邑人廉荐之。’”《孔丛子·执节》:“申叔 问 子顺 曰:‘子之家公,有道先生,既论之矣。今子易之,是非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