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夷吾 [ jiāng zuǒ yí wú ]
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之称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赴险如夷 [ fù xiǎn rú yí ]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放诸四夷 [ fàng zhū sì yí ]
放:放逐;四夷: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存亡续絶 [ cún wáng xù jué ]
见“ 存亡繼絶 ”。
不絶如缕 [ bù jué rú lǚ ]
见“ 不絶如綫 ”。
絶圣弃知 [ jué shèng qì zhī ]
见“ 絶聖棄智 ”。
絶妙好词 [ jué miào hǎo cí ]
见“ 絶妙好辭 ”。
奔轶絶尘 [ bēn yì jué chén ]
见“ 奔逸絶塵 ”。
轶类超羣 [ yì lèi chāo qún ]
见“ 軼羣絶類 ”。
举鼎絶脰 [ jǔ dǐng jué dòu ]
见“ 舉鼎絶臏 ”。
遐方絶壤 [ xiá fāng jué rǎng ]
见“ 遐方絶域 ”。
赞口不絶 [ zàn kǒu bù jué ]
见“ 贊不絶口 ”。
络驿不絶 [ luò yì bù jué ]
见“ 絡繹不絶 ”。
絶少分甘 [ jué shǎo fēn gān ]
见“ 絶甘分少 ”。
以夷治夷 [ yǐ yí zhì yí ]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存亡继絶 [ cún wáng jì jué ]
亦作“存亡續絕”。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穀梁传·僖公十七年》:“ …
夷齐让国 [ yí qí ràng guó ]
夜郞自大 [ yè láng zì dà ]
汉代西南邻国中,夜郎国(在今贵州西部)最大。夜郎国的国君问汉朝使臣道:“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见于《…
等夷之志 [ děng yí zhī zhì ]
《诗·大雅·桑柔》“貪人敗類” 郑玄 笺:“類,等夷也。” 孔颖达 疏:“類,比類,故爲等夷,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
以附骥尾 [ yǐ fù jì wěi ]
比喻因沾别人光而成名。
家道小康 [ jiā dào xiǎo kāng ]
家道:家境;小康:中等水平。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以暴抑暴 [ yǐ bào yì bào ]
表示用暴力制止暴力。
絶后光前 [ jué hòu guāng qián ]
犹言空前绝后。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膺期誕德,絶後光前。”《法苑珠林》卷一二○:“ 顯慶 之際……
附骥名彰 [ fù jì míng zhāng ]
附:依附;骥:千里马;彰:显著。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
不绝如缕 [ bù jué rú lǚ ]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