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逐客令 [ xià zhú kè lìng ]
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过则勿惮改 [ guò zé wù dàn gǎi ]
过:过错,过失;惮:怕。有了过错,就不要怕去改正
导德齐礼 [ dǎo dé qí lǐ ]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隐忍不发 [ yǐn rěn bù fā ]
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兵革满道 [ bīng gé mǎn dào ]
兵:兵器;革:甲胄。兵器装备胡乱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
名不正,言不顺 [ 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焚林而畋 [ fén lín ér tián ]
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玉毁椟中 [ yù huǐ dú zhōng ]
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随声逐响 [ suí shēng zhú xiǎng ]
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文武之道 [ wén wǔ zhī dào ]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攻过箴阙 [ gōng guò zhēn què ]
指责过错,针砭缺失。
计过自讼 [ jì guò zì sòng ]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古是今非 [ gǔ shì jīn fēi ]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学无师承 [ xué wú shī chéng ]
师承:相承的师法。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教传授
鞠躬屏气 [ jū gōng bǐng qì ]
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清宫除道 [ qīng gōng chú dào ]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行不贰过 [ xíng bù èr guò ]
指犯过的错误不再犯。
龟玉毁椟 [ guī yù huǐ dú ]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持禄取容 [ chí lù qǔ róng ]
持:拿;禄:薪俸;取容:取悦。指为保住职位而去取悦别人
过犹不及 [ guò yóu bù jí ]
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矫言伪行 [ jiǎo yán wěi xíng ]
指言论、行为虚伪不实。
廷争面折 [ tíng zhēng miàn zhē ]
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櫜甲束兵 [ gāo jiǎ shù bīng ]
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
相提并论 [ xiāng tí bìng lùn ]
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无知妄说 [ wú zhī wàng shuō ]
妄说:胡说。缺乏知识,随意瞎说
【成语拼音】guò qín lùn
【成语解释】散文篇名。西汉贾谊作。分上、中、下三篇。“过”为指责之意。文中分析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以及迅速崩溃的根源,指出秦因滥用民力、不施仁政而覆亡。文中多用铺陈、排比手法,行文富有气势,为西汉著名的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