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三夫成市虎 [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三阳交泰 [ sān yáng jiāo tài ]
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同“三阳开泰”。
三马同槽 [ sān mǎ tóng cáo ]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汤饼之会 [ tāng bǐng zhī huì ]
指孩子出生第三天举行宴会
狡兔三穴 [ jiǎo tù sān xué ]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同“狡兔三窟”。
三头两日 [ sān tóu liǎng rì ]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夜半三更 [ yè bàn sān gēng ]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半夜。指深夜
利市三倍 [ lì shì sān bèi ]
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 guān dōng chū xiàng,guān xī chū jiàng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喙长三尺 [ huì cháng sān chǐ ]
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三言两句 [ sān yán liǎng jù ]
几句话。形容话很少。同“三言两语”。
事不过三 [ shì bù guò sān ]
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挑三检四 [ tiāo sān jiǎn sì ]
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同“挑三拣四”。
三顾草庐 [ sān gù cǎo lú ]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登高去梯 [ dēng gāo qù tī ]
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目无三尺 [ mù wú sān chǐ ]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
推东主西 [ tuī dōng zhǔ xī ]
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三好二怯 [ sān hǎo èr qiè ]
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同“三好两歹”。
一鳞半甲 [ yī lín bàn jiǎ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咸五登三 [ xián wǔ dēng sān ]
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三首六臂 [ sān shǒu liù bì ]
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犒赏三军 [ kào shǎng sān jūn ]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
三足鼎立 [ sān zú dǐng lì ]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推三推四 [ tuī sān tuī sì ]
找各种借口推托。同“推三阻四”。
【成语拼音】sān shuài
【成语解释】指 春秋 秦 将 百里孟明视 、 西乞术 、 白乙丙 。 秦 晋 殽 之战,为 晋 军所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败 秦 师于 殽 ,获 百里孟明 视 、 西乞术 、 白乙丙 以归…… 文嬴 请三帅。” 杜预 注:“三帅, 孟明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