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薪之忧 [ cǎi xīn zhī yōu ]
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急吏缓民 [ jí lì huǎn mín ]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为民除患 [ wéi mín chú huàn ]
为:替。替老百姓铲除祸害
生佛万家 [ shēng fó wàn jiā ]
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知过能改 [ zhī guò néng gǎi ]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理不胜词 [ lǐ bù shèng cí ]
指文章说理不能胜过言辞
蚍蜉戴盆 [ pí fú dài pén ]
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弃同即异 [ qì tóng jí yì ]
①指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于心何忍 [ yú xīn hé rěn ]
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养晦韬光 [ yǎng huì tāo guāng ]
指隐藏行迹和才能,不露锋芒。
人微权轻 [ rén wēi quán qīng ]
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满舌生花 [ mǎn shé shēng huā ]
比喻能说会道。
妒贤嫉能 [ dù xián jī néng ]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长才广度 [ cháng cái guǎng dù ]
指才能出众器量宏大的人。
背碑覆局 [ bèi bēi fù jú ]
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嫉闲妒能 [ jī xián dù néng ]
嫉、妒: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学富才高 [ xué fù cái gāo ]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两雄不并立 [ liǎng xióng bù bìng lì ]
指两雄不能并容,必定相争斗兼并。
知尽能索 [ zhī jìn néng suǒ ]
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
未能免俗 [ wèi néng miǎn sú ]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若不胜衣 [ ruò bù shèng yī ]
形容身体羸弱,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
以狸致鼠 [ yǐ lí zhì shǔ ]
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漠漠无闻 [ mò mò wú wén ]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入铁主簿 [ rù tiě zhǔ bù ]
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无可不可 [ wú kě bù kě ]
①无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成语拼音】néng xìng
【成语解释】 拼音:néng xìng 概述 能(Nài)姓源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王族熊姓。周成王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叫熊绎 的,因为有功,以子男爵受封,这就是楚国的开始。熊绎的儿子名叫熊挚,本来应该被立为楚国的君主,但是由于他有残疾,不能立为王,于是就把他封在夔(今天的湖北省姊归县东),为附庸国,称为夔子。鲁僖公二十六年,楚国以夔国不祭祀祖先为理由,灭掉了夔国。这一国的人本来姓熊姓,为了避免被株连,于是去掉四点,改为能姓。 得姓始祖:熊挚(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