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就列 [ cè míng jiù liè ]
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蒸沙作饭 [ zhēng shā zuò fàn ]
要把沙子蒸成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七行俱下 [ qī háng jù xià ]
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十行俱下 [ shí háng jù xià ]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南面百城 [ nán miàn bǎi chéng ]
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
衡阳雁断 [ héng yáng yàn duàn ]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经史百家 [ jīng shǐ bǎi jiā ]
经: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家:诸子百家之学。指各方面的学问
披沙沥金 [ pī shā lì jīn ]
沙里淘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
一目五行 [ yī mù wǔ háng ]
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充箱盈架 [ chōng xiāng yíng jià ]
充、盈:满。盛满书箱,摆满书架。形容藏书丰富。
摊书拥百城 [ tān shū yōng bǎi chéng ]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雁去鱼来 [ yàn qù yú lái ]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左史右经 [ zuǒ shǐ yòu jīng ]
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
奋笔直书 [ fèn bǐ zhí shū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遮地盖天 [ zhē dì gài tiān ]
形容风沙、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同“遮天盖地”。
丹书铁契 [ dān shū tiě qì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豕亥鱼鲁 [ shǐ hài yú lǔ ]
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胜读十年书 [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卷帙浩繁 [ juàn zhì hào fán ]
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书声朗朗 [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著书立言 [ zhù shū lì yán ]
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书剑飘零 [ shū jiàn piāo líng ]
书剑:书籍和宝剑;飘零:漂泊,流落无依。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漂泊在外,久游未归
矫若惊龙 [ jiǎo ruò jīng lóng ]
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世代书香 [ shì dài shū xiāng ]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手不释书 [ shǒu bù shì shū ]
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拼音】shā shū
【成语解释】一种技艺表演。其法,用手撮细沙或石粉挥洒成字。能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工力者为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其餘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沙书: 余道 、 姚遇仙 、 李三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