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务早 [ xiū xué wù zǎo ]
修学:研习学问;务:必须。学习知识必须趁年少进行
目击耳闻 [ mù jī ěr wén ]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杜耳恶闻 [ dù ěr è wén ]
塞住耳朵不愿听。
独学寡闻 [ dú xué guǎ wén ]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不绝于耳 [ bù jué yú ěr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耳食之言 [ ěr shí zhī yán ]
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禾头生耳 [ hé tóu shēng ěr ]
耳:耳状物。禾头长出牙蘖,庄稼就报废。灾年的象征
执牛耳 [ zhí niú ěr ]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
逆耳利行 [ nì ěr lì xíng ]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撧耳揉腮 [ juē ěr róu sāi ]
形容焦急无计的样子。同“撧耳挠腮”。
鸿儒硕学 [ hóng rú shuò xué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耳聋眼黑 [ ěr lóng yǎn hēi ]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垂耳下首 [ chuí ěr xià shǒu ]
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嵬眼澒耳 [ wéi yǎn hòng ěr ]
犹言动人观听。亦作“嵬目鸿耳”。
耳鸣目眩 [ ěr míng mù xuàn ]
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
想当然耳 [ xiǎng dāng rán ěr ]
耳:而已,罢了。凭主观推断,应该是这样
目食耳视 [ mù shí ěr shì ]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江海之学 [ jiāng hǎi zhī xué ]
学:学识,学问。如江海般浩瀚无边的学识。比喻学识渊博
用非所学 [ yòng fēi suǒ xué ]
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
循序渐进 [ xún xù jiàn jìn ]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洋洋盈耳 [ yáng yáng yíng ěr ]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学以致用 [ xué yǐ zhì yòng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接耳交头 [ jiē ěr jiāo tóu ]
接耳:嘴凑近耳朵;交头:头靠着头。形容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师逸功倍 [ shī yì gōng bèi ]
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豁人耳目 [ huò rén ěr mù ]
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
【成语拼音】ěr xué
【成语解释】语出《文子·道德》:“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后因指仅凭听闻所得为耳学。《宋书·沉庆之传》:“ 庆之 厉声曰:‘众人虽见古今,不如下官耳学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又尝见谓矜诞为夸毗,呼高年为富有春秋,皆耳学之过也。” 宋 朱熹 《答陈肤仲书》之一:“今人耳学,都不将心究索,难与论是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