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于心应于手 [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摇相应和 [ yáo xiāng yìng hè ]
遥:远远地;应:照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适时应务 [ shì shí yīng wù ]
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应天授命 [ yìng tiān shòu mìng ]
顺应天意,承受天命
修真炼性 [ xiū zhēn liàn xìng ]
真:纯真的本来心性。学道修行,使本性不受损害
山崩钟应 [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应天承运 [ yìng tiān chéng yùn ]
顺应天命,受天世运。
鸣鹤之应 [ míng hè zhī yìng ]
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供不应求 [ gōng bù yìng qiú ]
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遥相呼应 [ yáo xiāng hū yìng ]
遥:远远地;应:照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 [ zhēn rén miàn qián bù shuō jiǎ huà ]
真人:真诚的人或了解事实的人。在知情人面前不说谎话。
声求气应 [ shēng qiú qì yìng ]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类同相召 [ lèi tóng xiāng zhào ]
召:召唤。同类者相互招引、呼应。
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外合里应 [ wài hé lǐ yìng ]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相应不理 [ xiāng yìng bù lǐ ]
应:回应。指对别人的劝说、要求置之不理
绘声绘影 [ huì shēng huì yǐng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假戏真做 [ jiǎ xì zhēn zuò ]
指戏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当作真的来做。
应际而生 [ yīng jì ér shēng ]
际:形势。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声应气求 [ shēng yìng qì qiú ]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应运而出 [ yìng yùn ér chū ]
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真相毕露 [ zhēn xiāng bì lù ]
真面目完全显露出来。
真凶实犯 [ zhēn xiōng shí fàn ]
真正的罪犯。
修辞立诚 [ xiū cí lì chéng ]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成语拼音】yìng zhēn
【成语解释】谓方是真话。 唐 韩偓 《无题》诗之二:“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佛教语。罗汉的意译。意谓得真道的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 李善 注:“应真,谓罗汉也。” 李周翰 注:“应真,得真道之人。” 唐 王昌龄 《诸官游招隐寺》诗:“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 宋 惠洪 《冷斋夜话·罗汉第五尊失队》:“予往 临川 景德寺 ,与 谢无逸 辈升阁,得 禪月 所画十八应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记观宋子昭画》:“丙辰二月二十一日,过 商丘 宋子昭 户部观画, 李伯时 白描十八应真,最为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