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矩蹈 [ xún guī jǔ dǎo ]
循:遵守;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蹈:踩。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规天矩地 [ guī tiān jǔ dì ]
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官事官办 [ guān shì guān bàn ]
官事:公事。公家的事情按照规定的制度办理。指不徇私情或以制度为借口,毫不通融
引以为荣 [ yǐn yǐ wéi róng ]
以此事为光荣。
重规袭矩 [ chóng guī xí jǔ ]
指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亦比喻因袭、重复。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dà jiàng néng yǔ rén guī jǔ,bù néng shǐ rén qiǎo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
月衔半规 [ yuè xián bàn guī ]
衔:含;规:圆形。指农历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日子
重规累矩 [ chóng guī lèi jǔ ]
指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亦比喻因袭、重复。
方方正正 [ 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 ]
四四方方,规规矩矩
一字一板 [ yī zì yī bǎn ]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蹈矩践墨 [ dǎo jǔ jiàn mò ]
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蹈矩循彟 [ dǎo jǔ xún yuē ]
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进退有常 [ jìn tuì yǒu cháng ]
常:规律。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
因袭陈规 [ yin xi chen gui ]
沿用老规章。因袭:继续使用。陈规:过时了的规章制度。
循规遵矩 [ xún guī zūn jǔ ]
循:遵守;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依头顺脑 [ yī tóu shùn nǎo ]
形容规规矩矩,十分顺从的样子。
动静有常 [ dòng jìng yǒu cháng ]
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老实巴交 [ lǎo shi bā jiāo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好模好样 [ hǎo mó hǎo yàng ]
①模样端正。②犹言规规矩矩。
习故安常 [ xí gù ān cháng ]
指习惯于规。
不成体统 [ bù chéng tǐ tǒng ]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大明法度 [ dà míng fǎ dù ]
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宅心知训 [ zhái xīn zhī xùn ]
宅心:居心;训:规范,准则。心里知道规范、准则
缄口不语 [ jiān kǒu bù yǔ ]
形容不愿说话或不敢说话。
迂怪不经 [ yū guài bù jīng ]
经:常规、规则。迂曲怪诞不合常理
【成语拼音】guī guī
【成语解释】(1).浅陋拘泥貌。《庄子·秋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成玄英 疏:“规规,经营之貌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三:“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宋 刘伋 《不如意》诗:“高轩与华冕,儻来亦如寄。规规必欲求,愈劳终不遂。” 清 郑燮 《靳秋田索画》:“昔人学草书入神……或观公主与担夫争道,或观 公孙大娘 舞 西河 剑器,夫岂取草书成格而规规效法者。”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善於观物者,能就个人之事实,而发现人类全体之性质;今对人类之全体,而必规规焉求个人以实之,人之知力相越,岂不远哉!”(2).圆貌。多形容日月。 唐 蒋防 《姮娥奔月赋》:“冥冥睟容,规规皓质。” 唐 柳喜 《日浴咸池赋》:“势动云端,运规规而未止。”惊恐自失貌。《庄子·秋水》:“於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成玄英 疏:“规规,自失之貌。” 清 容閎 《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今闻其将被召回国,且闻贵国政府即欲解散留学事务所,予等咸规规自失,且为贵国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