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进斗金 [ rì jìn dǒu jīn ]
一天能收进一斗黄金。形容发大财。
箪食豆羹 [ dān shí dòu gēng ]
箪:盛饭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箪饭食,一豆羹汤。指少量饮食。比喻小利
食不累味 [ shí bù lèi wèi ]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男不与女斗 [ nán bù yǔ nǚ dǒu ]
男的不与女的争斗
食不兼味 [ shí bù jiān wèi ]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鹑居鷇食 [ chún jū kòu shí ]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艰苦奋斗 [ jiān kǔ fèn dòu ]
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家给人足 [ jiā jǐ rén zú ]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衣锦食肉 [ yì jǐn shí ròu ]
穿锦绣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
佳肴美馔 [ jiā yáo měi zhuàn ]
馔:食物。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雕盘绮食 [ diāo pán qǐ shí ]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斗转星移 [ dǒu zhuǎn xīng yí ]
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泰山北斗 [ tài shān běi dǒu ]
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强食靡角 [ qiǎng shí mí jiǎo ]
指饱食而角力求胜。
望屋而食 [ wàng wū ér shí ]
指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
食不求饱 [ shí bù qiú bǎo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食不兼肉 [ shí bù jiān ròu ]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
口腹自役 [ kǒu fù zì yì ]
口腹:饮食。饮食自理,不靠他人。
食必方丈 [ shí bì fāng zhàng ]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斗筲小人 [ dǒu shāo xiǎo rén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口多食寡 [ kǒu duō shí guǎ ]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饱食暖衣 [ bǎo shí nuǎn yī ]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饱食思淫欲 [ bǎo shí sī yín yù ]
饱:吃足;食:吃;淫:邪恶。指生活安逸,容易起淫念
金谷酒数 [ jīn gǔ jiǔ shù ]
金谷:园名,晋代石崇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罚酒三斗的隐语。旧时泛指宴饮时罚酒的斗数。
攻苦食俭 [ gōng kǔ shí jiǎn ]
犹攻苦食淡。形容刻苦自励。
【成语拼音】dǒu shí
【成语解释】(1).谓日食一斗粮。《墨子·杂守》:“斗食,终岁三十六石;参食,终岁二十四石。”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据下言斗食食五升,又言日再食,是一食五升,再食则一斗,以终岁计之,当三十六石也。”(2).俸禄微薄的小官。《战国策·秦策三》:“其令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及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颜师古 注:“《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也。一説,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 宋 司马光 《远谋》:“上自公卿,下及斗食,自非忧公忘私之人,大抵多怀苟且之计,莫肯为十年之规,况万世之虑乎?”(3).泛指食俸禄者,即官吏。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万不至章甫缝掖之士,尺板斗食者流,独无含咀宫商,规橅 秦 柳 者。”(4).谓生活清贫。 宋 叶适 《朝请大夫司农少卿高公墓志铭》:“今 高 氏子弟往往耦耕斗食,密房坏户,一灯荧荧,挟册呻吟,如布衣寒士。”亦作“鬭食”。见“ 斗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