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交心通 [ mù jiāo xīn tōng ]
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
来者不拒 [ lái zhě bù jù ]
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巾帼英雄 [ jīn guó yīng xióng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旧雨今雨 [ jiù yǔ jīn yǔ ]
原意是,旧时,每逢下雨宾客也来,而现在一遇雨就不来了。后以“旧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
品头评足 [ pǐn tóu píng zú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
衣香鬓影 [ yī xiāng bìn yǐng ]
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徐娘半老 [ xú niáng bàn lǎo ]
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炫奇争胜 [ xuàn qí zhēng shèng ]
炫:夸耀。夸耀新奇,竞争胜负。
来者勿禁 [ lái zhě wù jīn ]
对归来的人不禁止。表示听人自愿。
雨鬓风鬟 [ yǔ bìn fēng huán ]
妇女发髻散乱的样子。
反来复去 [ fǎn lái fù qù ]
来回翻动。形容多次重复
来世不可待 [ lái shì bù kě dài ]
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兼收并畜 [ jiān shōu bìng xù ]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闭关主义 [ bì guān zhǔ yì ]
闭关自守不与国外进行往来的政策
三姑六婆 [ sān gū liù pó ]
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白首相庄 [ bái shǒu xiàng zhuāng ]
指夫妇到老犹相敬爱。
打打闹闹 [ dǎ dǎ nào nào ]
指喧嚷地争吵和打架或用语言和行动来开玩笑
不声不气 [ bù shēng bù qì ]
指不说话;不出声。
弥天盖地 [ mí tiān gài dì ]
弥:充满。布满天空,盖遍大地。形容来势很猛。
礼尚往来 [ lǐ shàng wǎng lái ]
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妇人之见 [ fù rén zhī jiàn ]
见:见识。女人的短浅见识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xú niáng bàn lǎo,fēng yùn yóu cún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前途渺茫 [ qián tú miǎo máng ]
不知将来采取什么行动
人来客去 [ rén lái kè qù ]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
一双两好 [ yī shuāng liǎng hǎo ]
比喻夫妇美好相称。
【成语拼音】lái fù
【成语解释】古婚礼,妇到夫家,次日天明始见舅姑(夫之父母);若舅姑已亡,则于三月后至庙中参拜,祝辞称新妇为来妇。《仪礼·士昏礼》:“若舅姑既没,则妇入三月,乃奠菜……妇执笲菜,祝帅妇以入,祝告称妇之姓曰:某氏来妇,敢奠嘉菜于皇舅某子。” 郑玄 注:“来妇言来为妇。”《礼记·曾子问》:“ 孔子 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於禰,成妇之义也。’” 孔颖达 疏:“此谓舅姑亡者,妇入三月之后,而於庙中以礼见於舅姑,其祝辞告神,称来妇也。谓选择吉日,妇亲自执饌以祭於禰庙,以成就妇人盥馈之义。”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肃与肃拜辨》:“庙见舅姑称来妇,其礼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