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典册 [ gāo wén diǎn cè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质疑辨惑 [ zhì yí biàn huò ]
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鉴毛辨色 [ jiàn máo biàn sè ]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同“鉴貌辨色”。
不知好歹 [ bù zhī hǎo dǎi ]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析辨诡辞 [ xī biàn guǐ cí ]
亦作“析辨诡词”。谓巧言邪说。
浪蕊浮花 [ làng ruǐ fú huā ]
指寻常花草。
正名责实 [ zhèng míng zé shí ]
正:端正。辨正名称以符合实际
挟天子以征四方 [ 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 ]
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
径廷之辞 [ jìng tíng zhī cí ]
径廷:即“径庭”,门外路和堂外地,指相距极远;辞:话语。相相去甚远的偏激的廉洁。
含糊其词 [ hán hū qí cí ]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词:话语。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不清楚,不明确。
离经辨志 [ lí jīng biàn zhì ]
离:指断句;经:指儒家经书;辨:明察;志:志向。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薰莸无辨 [ xūn yóu wú biàn ]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类;辨:明察。分不清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好坏不分,是非混淆
小朝廷 [ xiǎo cháo tíng ]
朝廷: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指处于偏安局面、狭小范围的中央政权
蒲邑三善 [ pú yì sān shàn ]
蒲邑:蒲县,在山西隰县。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称赞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
真真假假 [ zhēn zhēn jiǎ jiǎ ]
指真假难辨
鸾舆凤驾 [ luán yú fèng jià ]
指华丽的宫廷车乘。
金闺玉堂 [ jīn guī yù táng ]
指朝廷官宦。
莫辨楮叶 [ mò biàn chǔ yè ]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黼黻皇猷 [ fǔ fú huáng yóu ]
犹言辅佐朝廷。
析微察异 [ xī wēi chá yì ]
指仔细观察、辨别。
诗有别才 [ shī yǒu bié cái ]
表现出作者的特殊才能。
面折庭争 [ miàn shé tíng zhēng ]
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金闺国士 [ jīn guī guó shì ]
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捉将官里去 [ zhuō jiāng guān lǐ qù ]
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得胜回朝 [ dé shèng huí cháo ]
朝:朝廷。旧指打了胜仗回到朝廷去报功。现泛指胜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