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采鸾章 [ fèng cǎi luán zhāng ]
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
葑菲之采 [ fēng fēi zhī cǎi ]
不可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叶也不采。原比喻夫妻相处,应发德为重,不可因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后常用作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词。
不遗葑菲 [ bù yí fēng fēi ]
原意是采集蔓青和萝卜时,不要困根部不好而连茎叶都抛弃。对有可取之处的人要尽量收罗利用。
采椽不斫 [ cǎi chuán bù zhuó ]
采:柞木。比喻生活简朴。
铺采摛文 [ pù cǎi chī wén ]
指铺陈文采。
左右采获 [ zuǒ yòu cǎi huò ]
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精采秀发 [ jīng cǎi xiù fā ]
精采:精神、神采;秀发:焕发。形容人的精神焕发。
凤彩鸾章 [ fèng cǎi luán zhāng ]
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
褒采一介 [ bāo cǎi yī jiè ]
褒:赞扬;采:采用;一介:微小。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予以褒奖
采善贬恶 [ cǎi shàn biǎn è ]
采:选择;贬;贬斥。采取善良的行为,贬斥恶劣的行径
想望风采 [ xiǎng wàng fēng cǎi ]
想望:仰慕。风采:风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博采群议 [ bó cǎi qún yì ]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兼收博采 [ jiān shōu bó cǎi ]
犹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
兼收并采 [ jiān shōu bìng cǎi ]
广泛收罗采用。
龙姿凤采 [ lóng zī fèng cǎi ]
形容姿态风采非凡。
采风问俗 [ cǎi fēng wèn sú ]
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旁收博采 [ páng shōu bó cǎi ]
广泛收集采纳。
惊采绝艳 [ jīng cǎi jué yàn ]
指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采葑采菲 [ cǎi fēng cǎi fēi ]
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葑即蔓青,叶和根、茎地可食,但根茎味苦。
旁搜博采 [ páng sōu bó cǎi ]
广泛搜集采取。
弃短取长 [ qì duǎn qǔ cháng ]
弃:抛开。舍弃短处采用长处
遗风余采 [ yí fēng yú cǎi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
想望丰采 [ xiǎng wàng fēng cǎi ]
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同。见“想望风采”。
一日三岁 [ yī rì sān suì ]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月 [ yī rì sān yuè ]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成语拼音】cǎi shī
【成语解释】搜集民歌。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若遇採诗人,无辞收鄙陋。”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序:“因録田家之言次为文,以俟採诗者云。”采集民间歌谣。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为统治阶级观风俗、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於天子。”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刺史质敏以流惠,舒化以扬名,采诗以显至德,歌咏以董其文。”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五季 以降,虽四言之铭,且拱手谢不敏,岂独采诗可以观政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