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顾鸢视 [ láng gù yuān shì ]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簠簋不修 [ fǔ guǐ bù xiū ]
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贪污
知足无求 [ zhī zú wú qiú ]
人知道满足就不会有过多的贪求
得财买放 [ dé cái mǎi fàng ]
得:贪得;放:释放。收受贿赂,私放嫌犯
利欲熏心 [ lì yù xūn xīn ]
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贪夫狥财 [ tān fū huái cái ]
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徇财”。
贪夫狥利 [ tān fū yě lì ]
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徇财”。
仰拾俯取 [ yǎng shí fǔ qǔ ]
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同“仰取俯拾”。
鹯视狼顾 [ zhān shì láng gù ]
指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
文婪武嬉 [ wén lán wǔ xī ]
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相习成俗 [ xiāng xí chéng sú ]
习:习惯于。相互因袭,而形成一种习俗
按强助弱 [ àn qiáng zhù ruò ]
按:抑制。抑制强暴,扶助弱小
簠簋不饬 [ fǔ guǐ bù chì ]
簠、簋:都是古代食器,也用作放祭品;不饬:不整饬。借指贪污。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业荒于嬉 [ yè huāng yú xī ]
荒:荒废。贪恋玩耍就会荒废学业
虚名薄利 [ xū míng bó lì ]
虚:空;薄:淡泊。不慕虚名,不贪小利
赃私狼籍 [ zāng sī láng jí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货狼藉 [ zāng huò láng jí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假虎张威 [ jiǎ hǔ zhāng wēi ]
犹言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争猫丢牛 [ zhēng māo diū niú ]
为了争夺猫而丢了牛。比喻贪小失大。
玩日愒时 [ wán rì kài shí ]
犹言玩时愒日。指贪图安逸,旷废时日。
赃贿狼籍 [ zāng huì láng jí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奸官污吏 [ jiān guān wū lì ]
奸:邪恶;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赃污狼籍 [ zāng wū láng jí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好佚恶劳 [ hǎo yì è láo ]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同“好逸恶劳”。
亡国之臣 [ wáng guó zhī chén ]
使国家灭亡的臣子。现比喻对国家有损害的官员。
【成语拼音】tān lì
【成语解释】(1).犹贪利。《礼记·大学》:“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郑玄 注:“戾之言利也。”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贪戾》:“ 郑 义本谓贪戾即贪利耳,故下注云:‘君若好货,而禁民滛于财利,不能止也。’一人贪利,而一国作乱,即下章‘财聚则民散,货悖而入,货悖而出’之义。”《韩诗外传》卷六:“如是则持厚者进而佞諂者止,贪戾者退而廉节者起。” 清 唐甄 《潜书·除党》:“以贪戾之徒,一夕相亲,厚于兄弟者,岂以义固哉?将以取人之财也。”(2).贪婪暴戾。《吕氏春秋·义赏》:“姦伪贼乱,贪戾之道兴。”《史记·魏世家》:“ 秦 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仪德行。” 唐 李绅 《忆寿春废虎坑》诗:“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工匠见知》:“ 赵文华 为 分宜 义子, 欧阳必进 为 分宜 妻弟,特以贪戾与闒茸相继见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