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模狗样 [ rén mú gǒu yàng ]
身分是人,举止形容却像狗。多用于嘲讽。
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明耻教战 [ míng chǐ jiào zhàn ]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修身齐家 [ xiū shēn qí jiā ]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
明教不变 [ míng jiào bù biàn ]
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不会发生变乱。
梳文栉字 [ shū wén zhì zì ]
指训释文字。
目不斜视 [ mù bù xié shì ]
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小惩大诫 [ xiǎo chéng dà jiè ]
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服服帖帖 [ fú fu tiē tiē ]
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
灰身泯智 [ huī shēn mǐn zhì ]
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同“灰身灭智”。
七孔生烟 [ qī kǒng shēng yān ]
形容气愤到极点。同“七窍生烟”。
九流三教 [ jiǔ liú sān jiào ]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发蒙启滞 [ fā mēng qǐ zhì ]
发蒙:启发蒙昧;滞:不流通。启发蒙昧,打通阻塞
伤教败俗 [ shāng jiào bài sú ]
指败坏教化和风俗。同“伤化败俗”。
没衷一是 [ méi zhōng yī shì ]
衷:折中。指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
明刑弼教 [ míng xíng bì jiào ]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三教九流 [ sān jiào jiǔ liú ]
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覆车之鉴 [ fù chē zhī jiàn ]
覆:倾覆;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脩辞立诚 [ xiū cí lì chéng ]
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十年生聚 [ shí nián shēng jù ]
比喻培养实力,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
失败者成功之母 [ shī bài zhě chéng gōng zhī mǔ ]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惩前毖后 [ chéng qián bì hòu ]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黄口孺子 [ huáng kǒu rú zǐ ]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奉令承教 [ fèng lìng chéng jiào ]
奉:遵从;承:接受。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此路不通 [ cǐ lù bù tōng ]
指这种方法或途径行不通
【成语拼音】xùn jiào
【成语解释】(1).谓施教化,使顺服。《吕氏春秋·执一》:“ 吴起 曰:‘治四境之内,成训教,变习俗,使君臣有义,父子有序,子与我孰贤?’”一本作“驯教”。(2).教导;教训。《后汉书·马援传》:“及帝崩, 竇太后 临朝, 严 乃退居自守,训教子孙。”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二折:“差贫道降临凡世,训教此人。”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五章:“老婆有点舍不得,他还常训教她。”(3).指谕告的文书。《普曜经·降神处胎品》:“或有説言:‘太子圣明,善制训教,端正殊妙,年幼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