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刑不肃 [ wēi xíng bù sù ]
威:权威;刑:刑律;肃:整肃。权威和法纪都不能整肃。
无名之朴 [ wú míng zhī pǔ ]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败不旋踵 [ bài bù xuán zhǒng ]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发扬岩穴 [ fā yáng yán xué ]
岩穴:山洞,引申为隐居之处或隐士。表彰提倡不求功名的人。
气得志满 [ qì dé zhì mǎn ]
形容春风得意,心满意足的样子。
知己之遇 [ zhī jǐ zhī yù ]
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胶鬲之困 [ jiāo gé zhī kùn ]
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后以之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超然远举 [ chāo rán yuǎn jǔ ]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山林之士 [ shān lín zhī shì ]
旧时指山林中的隐士。
尺竹伍符 [ chǐ zhú wǔ fú ]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寡不胜众 [ guǎ bù shèng zhòng ]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同“寡不敌众”。
熊罴之士 [ xióng pí zhī shì ]
比喻勇士。
磊瑰不覉 [ lěi guī bù jī ]
同“ 磊落不羇 ”。 宋 陈亮 《祭薛士隆知府文》:“余行天下,竊有志於當世。其道德純明可爲師表者,執贄進見,獲聽微…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 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 ]
馈:赠送。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士兵挨饿。比喻远粮不解近饥,远水不解近渴
君子报仇 [ jūn zǐ bào chóu ]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狼艰狈蹶 [ láng jiān bèi juě ]
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不二之老 [ bù èr zhī lǎo ]
不二:不生二心,一心一意;老:老人。指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老人或元老。
一狐之掖 [ yī hú zhī yè ]
比喻珍贵的东西。同“一狐之腋”。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jūn zǐ bào chóu,shí nián bù wǎn ]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遁世离羣 [ dùn shì lí qún ]
犹言避世独处。《元史·隐逸传序》:“後世之士,其所藴蓄或未至,而好以跡爲高,當邦有道之時,且遁世離羣,謂之隱士。”《…
不挠不折 [ bù náo bù zhé ]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偶变投隙 [ ǒu biàn tóu xì ]
犹言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究而言之 [ jiū ér yán zhī ]
犹总而言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一·寿堂》:“今士人尺牘中稱人之母曰‘壽堂’。蓋不知忌諱。案 陸士衡 挽歌…
遗篇断简 [ yí piān duàn jiǎn ]
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同“遗编断简”。
方外之士 [ fāng wài zhī shì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