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缣尺楮 [ duàn jiān chǐ chǔ ]
犹言断缣寸纸。残缺不全的书画。
独裁专断 [ dú cái zhuān duàn ]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做出决定,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眼穿肠断 [ yǎn chuān cháng duàn ]
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肠欲盼断。形容盼望、相思之极。
据水断桥 [ jù shuǐ duàn qiáo ]
依靠河道阻断桥梁。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
目断魂销 [ mù duàn hún xiāo ]
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断线风筝 [ duàn xiàn fēng zheng ]
象放上天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比喻一去不回来的人或东西。
逸尘断鞅 [ yì chén duàn yāng ]
指马奔跑时扬起尘土,挣断马鞅。形容马跑得很快。
七断八续 [ qī duàn bā xù ]
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
蝮螫解腕 [ fù shì jiě wàn ]
螫:蜂螫;解:放弃。手腕被蝮蛇咬伤,应立即截断,以免危及生命。比喻面临危险,必须弃小求大
鱼封雁帖 [ yú fēng yàn tiē ]
泛指书信。
短刀直入 [ duǎn dāo zhí rù ]
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水尽鹅飞 [ shuǐ jìn é fēi ]
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断无此理 [ duàn wú cǐ lǐ ]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摸棱两可 [ mō léng liǎng kě ]
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
金断觿决 [ jīn duàn xī jué ]
如同金属的刀斧砍物,骨制成的锥子解结。形容决断迅速。
枯蓬断草 [ kū péng duàn cǎo ]
干枯、断折的蓬草。因易随风飘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踪难定。
文身断发 [ wén shēn duàn fà ]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杀伐决断 [ shā fá jué duàn ]
伐:进攻。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
断发纹身 [ duàn fà wén shēn ]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同“断发文身”。
以义断恩 [ yǐ yì duàn ēn ]
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行事,不徇私情。
断决如流 [ duàn jué rú liú ]
如流:像流水一样多而迅速。决断事务多而快。
飘蓬断梗 [ piāo péng duàn gěng ]
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断树枝。比喻到处漂泊,行踪无定。
断手续玉 [ duàn shǒu xù yù ]
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
一刀两断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飘萍断梗 [ piāo píng duàn gěng ]
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
【成语拼音】duàn jié
【成语解释】(1).切断;截断。《汉书·谷永传》:“发人冢墓,断截骸骨,暴扬尸柩。”《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单将鋭卒,深入虏廷,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2).禁绝。《隋书·高祖纪下》:“抄掠人畜,断截樵苏,市井不立,农事废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