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马仰秣 [ liù mǎ yǎng mò ]
六马:古代天子驾车用六匹马;仰秣:马被琴声吸引,仰头欣赏。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买马招军 [ mǎi mǎ zhāo jūn ]
犹言招兵买马。
人困马乏 [ rén kùn mǎ fá ]
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谷马砺兵 [ gǔ mǎ lì bīng ]
犹言秣马厉兵。
汗血盐车 [ hàn xuè yán chē ]
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老马为驹 [ lǎo mǎ wéi jū ]
驾驭老马像驾驭马驹一样。比喻把老人当作孩童轻慢对待
鲜车健马 [ xiān chē jiàn mǎ ]
谓车辆鲜丽,辕马壮健。形容豪富。同“鲜车怒马”。
马如游鱼 [ mǎ rú yóu yú ]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同“马如游龙”。
走马之任 [ zǒu mǎ zhī rèn ]
骑着马去上任。指官员出任新的职位
马如游龙 [ mǎ rú yóu lóng ]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走马看花 [ zǒu mǎ kàn huā ]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提剑汗马 [ tí jiàn hàn mǎ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手提宝剑,身跨战马。比喻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狗马之心 [ gǒu mǎ zhī xīn ]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马如流水 [ mǎ rú liú shuǐ ]
形容人马熙攘。
跃马扬鞭 [ yuè mǎ yáng biān ]
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马勃牛溲 [ mǎ bó niú sōu ]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招军买马 [ zhāo jūn mǎi mǎ ]
犹招兵买马。
燕昭好马 [ yān zhāo hǎo mǎ ]
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乞儿马医 [ qǐ ér mǎ yī ]
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策马飞舆 [ cè mǎ fēi yú ]
指驾马车疾行。
钳马衔枚 [ qián mǎ xián méi ]
钳马:夹马嘴器具;枚:形似筷子的工具。古代行军时防止喧哗钳马口,人衔枚
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马革盛尸 [ mǎ gé shèng shī ]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牛马走 [ niú mǎ zǒu ]
指在皇帝前如牛马般奔走的人
车马如龙 [ chē mǎ rú lóng ]
车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成语拼音】mù mǎ
【成语解释】(1).牧放马匹。《庄子·徐无鬼》:“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暖日广川,牧马养习,以俟强大。”(2).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偃师 张幕, 河阳 牧马,虽接战於 富平 ,已连营於 官渡 。” 唐 温庭筠 《送并州郭书记》诗:“塞城牧马去,烽火射鵰归。” 唐 无名氏 《胡笳曲》:“ 汉 家自失 李将军 ,单于公然来牧马。” 宋 杨万里 《国势》中:“是时虏之创痍未尽,而势力未全盛也。而今者狠然有窥吾 淮 甸,南下牧马之意。”(3).放牧的马。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唐 李益 《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羣嘶边草緑。”(4).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唐 杜甫 《近闻》诗:“近闻 犬戎 远遁逃,牧马不敢侵 临洮 。” 清 顾炎武 《哭杨主事廷枢》诗:“牧马饮 江 南,真龙起 芒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