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威耀武 [ yáng wēi yào wǔ ]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文武并用 [ wén wǔ bìng yòng ]
文臣武将一起任用。
扬葩振藻 [ yáng pā zhèn zǎo ]
葩:华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倚马七纸 [ yǐ mǎ qī zhǐ ]
比喻文章写得快。
玩兵黩武 [ wán bīng dú wǔ ]
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
一十八般武艺 [ yī shí bā bān wǔ yì ]
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文武两全 [ wén wǔ liǎng quán ]
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七相五公 [ qī xiāng wǔ gōng ]
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倚马可待 [ yǐ mǎ kě dài ]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武艺超群 [ wǔ yì chāo qún ]
武艺:武术上的本领。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辞丰意雄 [ cí fēng yì xióng ]
辞:文词;雄:庞大威武。文词丰盛,意气雄伟
千金买赋 [ qiān jīn mǎi fù ]
花一千金买一篇散文。指文章值钱
扬武耀威 [ yáng wǔ yào wēi ]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虎跃龙骧 [ hǔ yuè lóng xiāng ]
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rú yǔ ]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出将入相 [ chū jiàng rù xiàng ]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胡服骑射 [ hú fú qí shè ]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归奇顾怪 [ guī qí gù guài ]
归:清代归庄。顾:清代顾炎武。归庄奇特,顾炎武怪异。
凤叹虎视 [ fèng tàn hǔ shì ]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苏武牧羊 [ sū wǔ mù yáng ]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量金买赋 [ liàng jīn mǎi fù ]
指文章价值很高。
耀武扬威 [ yào wǔ yáng wēi ]
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燕翼贻谋 [ yàn yì yí móu ]
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被甲持兵 [ pī jiǎ chí bīng ]
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笔枪纸弹 [ bǐ qiāng zhǐ dàn ]
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
【成语拼音】wén wǔ
【成语解释】(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南史·宋纪上·武帝》:“謁 汉 长陵 ,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济 《奉诏赋蜀主降唐》诗:“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水浒传》第九三回:“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都要来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异录·药》:“火须文武、紧慢得中。”参见“ 文武火 ”。(6).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诗·大雅·江汉》:“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郑玄 笺:“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宋 苏轼 《石鼓》诗:“勋劳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远犹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辞,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诗书,无与之并者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张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英文翻译1.civil and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