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 [ zhī cuò jiù gǎi ]
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
过而能改 [ guò ér néng gǎi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迷而不返 [ mí ér bù fǎn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迷而不反 [ mí ér bù fǎn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知过能改 [ zhī guò néng gǎi ]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知过必改 [ zhī guò bì gǎi ]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迷不知归 [ mí bù zhī guī ]
迷:分辨不清。犯了错误却不知悔改
过则勿惮改 [ guò zé wù dàn gǎi ]
过:过错,过失;惮:怕。有了过错,就不要怕去改正
改过从善 [ gǎi guò cóng shàn ]
改正错误,决心向善。指去恶就善。同“改过迁善”。
迷涂知反 [ mí tú zhī fǎn ]
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同“迷途知反”。
改过迁善 [ gǎi guò qiān shàn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 yǒu zé gǎi zhī , wú zé jiā miǎn ]
指凡有缺点错误被人指出应该改过,没缺点、错误就用以勉励自己。
有则改之 [ yǒu zé gǎi zhī ]
指凡有缺点错误被人指出应该改过,没缺点、错误就用以勉励自己。
迷途知返 [ mí tú zhī fǎn ]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迷途知反 [ mí tú zhī fǎn ]
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
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不刊之论 [ bù kān zhī lùn ]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笔削褒贬 [ bǐ xuē bāo biǎn ]
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
曲有误周郎顾 [ qǔ yǒu wù zhōu láng gù ]
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
纳谏如流 [ nà jiàn rú liú ]
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口中雌黄 [ kǒu zhōng cí huáng ]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