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一大瓟 [ fú yī dà páo ]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瓟:同“匏”,匏瓜。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舍短录长 [ shě duǎn lù cháng ]
舍:放弃;短:短处,缺点;录:采纳;长:长处,优点。指舍弃其缺点,汲取其长处
大有作为 [ dà yǒu zuò wéi ]
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一路之哭 [ yī lù zhī kū ]
路: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在一个地区内,到处是老百姓的哭声。比喻一个地区的百姓因遭受灾难而痛苦。
一路哭声 [ yī lù kū shēng ]
路: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在一个地区内,到处是老百姓的哭声。比喻一个地区的百姓因遭受灾难而痛苦。
羣而不党 [ qún ér bù dǎng ]
和以处众而不阿私。《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羣而不黨。”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黨,助也。君子雖衆,不…
地广民众 [ dì guǎng mín zhòng ]
广:宽阔。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朱紫难别 [ zhū zǐ nán biě ]
朱:红色。古代以朱色为正色,紫色为间色,比喻正邪、好坏。形容善恶不辩
整装待发 [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终始参差 [ zhōng shǐ cēn cī ]
终:结束。结束时与开始时不一致。形容前后不一样。
燕安鸩毒 [ yàn ān zhèn dú ]
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燕安酖毒”。
言由衷发 [ yán yóu zhōng fā ]
衷:内心。言语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口说的和心想的一致。
入不支出 [ rù bù zhī chū ]
支:付出。收入不够支付用度
布裙荆钗 [ bù qún jīng chāi ]
粗布做的裙,荆条做的钗。旧时形容贫家女子服饰俭朴。
如沐春风 [ rú mù chūn fēng ]
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2、比喻沉…
洒扫应对 [ sǎ sǎo yìng duì ]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苍黄翻复 [ cāng huáng fān fù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反经合义 [ fǎn jīng hé yì ]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同声之应 [ tóng shēng zhī yìng ]
应:应和。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隆古贱今 [ lóng gǔ jiàn jīn ]
隆:尊重。尊崇古代,轻视当代
剗草除根 [ chǎn cǎo chú gēn ]
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退食从容 [ tuì shí cóng róng ]
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坚苦卓絶 [ jiān kǔ zhuō jué ]
坚毅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 清 朱琦 《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後》:“雖使古人堅苦卓絶之行,推彼其心,其視鼎鑊,甘之如飴…
贞不絶俗 [ zhēn bù jué sú ]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後汉书·郭太传》:“或問 汝南 范滂 曰:‘ 郭林宗 何如人?’ 滂 曰:‘隱不違親,貞…
不絶如线 [ bù jué rú xiàn ]
亦作“不絕如縷”。1.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絶若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