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怪 [ zǐ bù yǔ guài ]
子:孔子;语:谈论。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
帷幕不修 [ wéi mù bù xiū ]
家门淫乱的讳语。同“帷薄不修”。
君子不器 [ jūn zǐ bù qì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种器皿。君子博学多才,可胜任各种工作
不成方圆 [ bù chéng fāng yuán ]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名不正则言不顺 [ míng bù zhèng zé yán bù shùn ]
名:名分;顺:合理。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刚毅木讷 [ gāng yì mù nè ]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污言秽语 [ wū yán huì yǔ ]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
不间不界 [ bù jiān bù jiè ]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燕语莺声 [ yàn yǔ yīng shēng ]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齐东野语 [ qí dōng yě yǔ ]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莺声燕语 [ yīng shēng yàn yǔ ]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君子好逑 [ jūn zǐ hǎo qiú ]
逑,通“仇”。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后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
绵绵不绝 [ mián mián bù jué ]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连续不断。
妄言则乱 [ wàng yán zé luàn ]
妄:胡乱。胡言乱语就会出乱子
空言虚语 [ kōng yán xū yǔ ]
虚:虚假。指不实在的话语
君子固穷 [ jūn zǐ gù qióng ]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夏虫不可语冰 [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
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上智下愚 [ shàng zhì xià yú ]
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儿女子语 [ ér nǚ zǐ yǔ ]
女人和海子的话。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绕脖子 [ rào bó zi ]
说话、做事绕弯子。形容言语、事情折费思索
何所不有 [ hé suǒ bù yǒu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不悱不发 [ bù fěi bù fā ]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尴不尬 [ bù gān bù gà ]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老而不死 [ lǎo ér bù sǐ ]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缊袍不耻 [ yùn páo bù chǐ ]
缊袍:以乱麻、乱棉絮制成的袍子,指穷人穿的衣服;耻:丢脸。虽穿得破,而不认为可耻。比喻人穷志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