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难轻失 [ jī nán qīng shī ]
指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批鳞请剑 [ pī lín qǐng jiàn ]
指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一水之隔 [ yī shuǐ zhī gé ]
受一条河水的阻隔。比喻双方因受水路交通不便而很少会面。
不今不古 [ bù jīn bù gǔ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变古乱常 [ biàn gǔ luàn cháng ]
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按堵如故 [ àn dǔ rú gù ]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放虎遗患 [ fàng hǔ yí huàn ]
放掉老虎,留下后患。
驴生笄角 [ lǘ shēng jī jiǎo ]
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驴子长角。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
名垂青史 [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有过之,无不及 [ yǒu guò zhī,wú bù jí ]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珠联玉映 [ zhū lián yù yìng ]
本指一种天象。同“珠联璧合”。
无衣之赋 [ wú yī zhī fù ]
以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不古不今 [ bù gǔ bù jīn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孤文只义 [ gū wén zhī yì ]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不可端倪 [ bù kě duān ní ]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
絺章饰句 [ chī zhāng shì jù ]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不壹而足 [ bù yī ér zú ]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同“不一而足”。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 zhì niǎo lèi bǎi,bù rú yī è ]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弃本逐末 [ qì běn zhú mò ]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临危效命 [ lín wēi xiào mìng ]
效:献出。面对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生命
名标青史 [ míng biāo qīng shǐ ]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悉帅敝赋 [ xī shuài bì fù ]
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敝,谦词,指不精良。
保残守缺 [ bǎo cán shǒu quē ]
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礼仪之邦 [ lǐ yí zhī bāng ]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国而忘家 [ guó ér wàng jiā ]
指为国事而忘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