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求利 [ shí yí qiú lì ]
遗:遗失。拾到别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以满足私利。
篲泛画涂 [ huì fàn huà tú ]
用帚扫洒水之地,用刀划泥路。极言其易。《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篲氾畫塗。” 李善 …
招魂续魄 [ zhāo hún xù pò ]
指魂魄不失散。比喻悼念死者
地平天成 [ dì píng tiān chéng ]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挥涕增河 [ huī tì zēng hé ]
抹下来的眼泪可以增添河水的分量。比喻行为对个人有损而对国家也无所补益。
心腹大患 [ xīn fù dà huàn ]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同“心腹重患”。
英才盖世 [ yīng cái gài shì ]
才:才能;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
天成地平 [ tiān chéng dì píng ]
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批其逆鳞 [ pī qí nì lín ]
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
救火拯溺 [ jiù huǒ zhěng nì ]
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同“救焚拯溺”。
枕席过师 [ zhěn xí guò shī ]
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实获我心 [ shí huò wǒ xīn ]
表示别人说得跟自己的想法一样。
泮林革音 [ pàn lín gé yīn ]
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横生枝节 [ héng shēng zhī jié ]
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一廉如水 [ yī lián rú shuǐ ]
为官廉洁,如流水一样清洁。
混混沄沄 [ hùn hùn yún yún ]
水流汹涌貌。比喻连续不断。
不習水土 [ bù xí shuǐ tǔ ]
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气侯、饮食等。
国无捐瘠 [ guó wú juān jí ]
瘠:瘦弱;捐瘠:贫弱以至死。国内没有因贫困饥饿而死亡的人。
批逆鳞 [ pī nì lín ]
批:触;逆鳞:传说龙喉下的鳞是逆向的,触摸容易触怒。比喻臣下敢于直谏触犯君主或弱国触犯强国
不经之语 [ bù jīng zhī yǔ ]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水浅者大鱼不游 [ shuǐ qiǎn zhě dà yú bù yóu ]
水太浅则大鱼不能生存。比喻条件太差或待人过苛,有才德的人则难以发挥其特长。
肤粟股栗 [ fū sù gǔ lì ]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云垂海立 [ yún chuí hǎi lì ]
垂:低下。云低垂,海水陡立。比喻帝王的威德或文辞雄浑壮丽
文身断发 [ wén shēn duàn fà ]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四海鼎沸 [ sì hǎi dǐng fèi ]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