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荣滋长 [ fā róng zī zhǎng ]
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滋长:生长。指草木繁茂生长。比喻茁壮成长
倚草附木 [ yǐ cǎo fù mù ]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指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华而不实 [ huá ér bù shí ]
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利傍倚刀 [ lì bàng yǐ dāo ]
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甘井先竭 [ gān jǐng xiān jié ]
甜水井的水先枯竭。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
燃萁煮豆 [ rán qí zhǔ dòu ]
比喻骨肉相残。同“煮豆燃萁”。
交梨火枣 [ jiāo lí huǒ zǎo ]
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鸣于乔木 [ míng yú qiáo mù ]
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一木难扶 [ yī mù nán fú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枯株朽木 [ kū zhū xiǔ mù ]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朽:腐朽,腐烂。枯死的树桩,腐朽的树木。比喻衰朽的,没有多大用处的人或物。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
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出幽迁乔 [ chū yōu qiān qiáo ]
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迁乔出谷 [ qiān qiáo chū gǔ ]
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良禽择木 [ liáng qín zé mù ]
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精卫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百锻千炼 [ bǎi duàn qiān liàn ]
锻、炼:比喻文章的反复推敲。比喻文章字句再三推敲,力求精练
生吞活剥 [ shēng tūn huó bō ]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风兵草甲 [ fēng bīng cǎo jiǎ ]
犹言草木皆兵。
喧客夺主 [ xuān kè duó zhǔ ]
喧:喧哗。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吃水忘源 [ chī shuǐ wàng yuán ]
喝水的时候忘记了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处境优越时忘其所由来。
依艹附木 [ yī ǎo fù mù ]
见“ 依草附木 ”。
耒耨之利 [ lěi nòu zhī lì ]
耒耨:农具。比喻耕作所得的利益
莺迁之喜 [ yīng qiān zhī xǐ ]
莺:黄鹂。黄鹂从不好的地方迁到好的地方。比喻地位由低而高。旧时常用作祝人升职或迁居之语。
梓匠轮舆 [ zǐ jiàng lún yú ]
梓匠:木工;轮舆:制车轮和木箱的人。泛指有手艺的人
投木报琼 [ tóu mù bào qióng ]
原指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成语拼音】zǎo mù
【成语解释】(一)、枣树。《新唐书·五行志二》:“八年六月庚寅,京师大风雨,毁屋飘瓦,人多压死者。丙申,富平 大风,拔枣木千餘株。”
(二)、指枣树的木材。质地坚硬,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唐 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嶧山 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卑唐》:“欧、虞、颜、柳 诸家碑,磨翻已坏,名虽尊 唐,实则尊翻变之枣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