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走脊 [ fēi yán zǒu jǐ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同“飞檐走壁”。
无可否认 [ wú kě fǒu rèn ]
不可能不承认
一晦一明 [ yī huì yī míng ]
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郢人斤斧 [ yǐng rén jīn fǔ ]
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同“郢匠挥斤”。
郢人斫垩 [ yǐng rén zhuó è ]
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同“郢匠挥斤”。
能人巧匠 [ néng rén qiǎo jiàng ]
能:技能,才能。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
撮科打哄 [ cuō kē dǎ hòng ]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积习难除 [ jī xí nán chú ]
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
大匠运斤 [ dà jiàng yùn jīn ]
比喻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吉光凤羽 [ jí guāng fèng yǔ ]
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
神惊鬼怕 [ shén jīng guǐ pà ]
让神仙吃惊,让鬼神害怕。形容人的武艺勇猛过人,也指让人十分惊惧
鉥心刿目 [ tóng xīn guì mù ]
犹言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白雪阳春 [ bái xuě yáng chūn ]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阳春白雪 [ yáng chūn bái xuě ]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蚕丛鸟道 [ cán cóng niǎo dào ]
指险绝的山路。
妙手丹青 [ miào shǒu dān qīng ]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釜中生尘 [ fǔ zhōng shēng chén ]
犹釜中生鱼。
发皇张大 [ fā huáng zhāng dà ]
发皇:显豁,开朗。发展扩大
传经送宝 [ chuán jīng sòng bǎo ]
经:经典,经验。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文觌武匿 [ wén dí wǔ nì ]
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镂月裁云 [ lòu yuè cái yún ]
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抬脚动手 [ tái jiǎo dòng shǒu ]
指一举一动。
下里巴音 [ xià lǐ bā yīn ]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融汇贯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辩才无阂 [ biàn cái wú hé ]
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成语拼音】yī yì
【成语解释】(一)、亦作“一蓺”。“六艺”之一。指经学的一种。《史记·儒林列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敏速》:“天宝 中,汉州 雒县 尉 张涉 应一艺,自举日试万言,须中书考试。”宋 曾巩《读书》诗:“古人至白首,搜穷败肝肠,仅名通一艺,著书欲煌煌。”
(二)、谓一种才能或技艺。《后汉书·邓禹传》:“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蓺。”《诗话总龟·艺术》引 宋 李颀《古今诗话》:“唐 世一艺,如 公孙大娘 舞剑,曹刚 琵琶,米嘉荣 歌,皆见於 唐 贤诗句,遂知名於后世。”《荡寇志》第一二三回:“虚度七十二春,自幼不成一艺。”梁斌《红旗谱》四:“﹝ 严志和 ﹞从此一艺顶三工,一家人才不吃糠咽菜了。”